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白话文翻译:
在朱雀桥旁,野生的花草开放,
乌衣巷口,夕阳正斜照着。
昔日王谢家堂前的燕子,
如今却飞入了普通百姓的家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朱雀桥:朱雀桥是古地名,位于南京,朱雀为中国古代四象之一,象征南方。
- 乌衣巷:乌衣巷在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当年王谢家族的盛名而得名。
- 夕阳斜:夕阳的光线倾斜,形象描绘了傍晚的景象。
- 王谢堂前燕:指王家与谢家的燕子,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荣耀。
典故解析:
- 王谢:王导与谢安,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象征着过去的辉煌。
- 燕子:在中国文化中,燕子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寓意着美好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号雨村,晚号愚溪。刘禹锡以诗文见长,尤其是五言、七言律诗,其作品常透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乌衣巷》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身处陌生的环境中。诗中描绘了昔日繁华的王谢家族与现今普通百姓的生活对比,反映了社会变迁与历史的无情。
诗歌鉴赏:
《乌衣巷》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社会观察的绝句。诗人通过朱雀桥与乌衣巷的描绘,唤起了人们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在夕阳的映照下,古老的巷口显得既温暖又略带苍凉,展现了一种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引入,仿佛让读者置身于这个宁静的环境中。接着“乌衣巷口夕阳斜”,夕阳的光线透出一种温柔的忧伤,这样的时刻让人不禁思索曾经的繁华。
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强化了主题,提到“旧时王谢堂前燕”,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是对现状的反思。这些燕子曾飞入高门大户,如今却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这一变化不仅表达了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社会的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情感的共鸣,使人感慨万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朱雀桥边野草花”:描绘出河边的自然风景,生动而富有诗意。
- “乌衣巷口夕阳斜”:时间设定在傍晚,夕阳的光影渲染出一种宁静与思索。
- “旧时王谢堂前燕”:提到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唤起对过去的怀念。
- “飞入寻常百姓家”:表现出时代的变迁,象征社会的变化与普遍性。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王谢的繁华与百姓的平凡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意象:夕阳、燕子、野草花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视觉与情感体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社会平等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反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雀桥:象征着古老与美丽。
- 乌衣巷: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 燕子:吉祥与自由的象征,代表着希望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乌衣巷》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李白
C. 刘禹锡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王谢”指的是: A. 王导与谢安
B. 王维与谢朓
C. 王羲之与谢灵运
D. 王昌龄与谢道韫
答案: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刘禹锡的《乌衣巷》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但刘禹锡更侧重于历史与社会变迁的对比,而白居易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刘禹锡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