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内人
禁门宫树月痕过,
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
剔开红焰救飞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夜晚宫门前,月光洒在树影上,映出点点痕迹。内人用妩媚的眼神注视着栖息的白鹭窝。她轻轻拔出玉钗,照亮了灯下的影子,像是在剔开红色的火焰,试图拯救那只飞蛾。
注释:
字词注释:
- 禁门:指宫廷的门,禁闭而庄重。
- 宫树:指宫廷中的树木。
- 月痕:月光留下的痕迹。
- 媚眼:妩媚的眼神,暗含情意。
- 宿鹭窠:栖息的白鹭窝,象征宁静。
- 斜拔:斜着拔出,形态优雅。
- 玉钗:用玉制成的发钗,象征美丽。
- 灯影畔:灯光下的影子。
- 剔开:拨开,点亮。
- 红焰:火焰的颜色,象征热情。
- 飞蛾:被火光吸引而来的昆虫,象征迷恋。
典故解析:
- 飞蛾扑火:比喻为了追求某种事物而不顾危险,体现了对爱情的执着和牺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字子美,号雪潭,出生于唐朝中期,生活在官场与文坛之中,作品多以五言、七言为主,擅于描绘生活与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繁华的宫廷生活背景下,表达了诗人与内人之间的深情,展现了对爱情细腻的描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赠内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优雅与浪漫。诗中以月光、灯影、火焰等意象交织出一种温馨而柔和的情感氛围。起首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月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内人注视着鹭鸟的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展现了她的温柔与思念之情。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内人轻轻拔出玉钗,点亮灯光,象征着她的灵动与聪慧,同时也暗示着她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剔开红焰救飞蛾”,既有对爱情的执着,也暗含着对生活中热情的追求,令人感受到那种为爱而生的热切。整首诗在优雅中蕴含着深情,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宫廷景象,月光洒落在树木上,给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感觉。
- 第二句:内人用妩媚的眼神看向栖息的鹭鸟,显现出她温柔的一面,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第三句:拔出玉钗的动作柔美而细腻,灯影下的影子展现了内人的灵动与优雅。
- 第四句:剔开红焰,象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爱情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人的眼神比作鹭鸟窝,传达了她的温柔与思念。
- 拟人:灯影与红焰似乎有生命,增加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内人深情的爱意,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与爱情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温暖与宁静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痕:象征宁静与美好,代表了诗人对内人的思念。
- 媚眼:体现了内人的温柔与妩媚,带有情感的深度。
- 灯影:象征着生活的光明与希望。
- 红焰:传达出热情与冲动,反映了内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赠内人》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祜
C) 杜甫 -
诗中“剔开红焰救飞蛾”中“飞蛾”象征什么? A) 寻找光明的执着
B) 生活的困扰
C) 友情的温暖 -
诗中“媚眼惟看宿鹭窠”表现了内人的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思念与温柔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对比张祜的《赠内人》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念之情,但张祜更多地融入了爱情的细腻与温柔,而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