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杂诗 其二》

时间: 2025-01-24 02:17:32

海近秋先至,城空客少过。

沧桑新涕泪,云物小槃阿。

乐土聊高枕,王师未止戈。

鸡声催揽镜,双鬓已微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近秋先至,城空客少过。
沧桑新涕泪,云物小槃阿。
乐土聊高枕,王师未止戈。
鸡声催揽镜,双鬓已微皤。

白话文翻译:

海边的秋天最早到来,城市空荡荡的,过客稀少。
经历了沧桑,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云彩和事物都显得微不足道。
在这乐土上,我勉强高枕无忧,但王师的征伐还未停止。
鸡鸣声催促我整理镜子,双鬓已经微微发白。

注释:

  • 海近:指海洋靠近的地方。
  • 秋先至:秋天最早到来。
  • 城空:城市空旷,指人少。
  • 沧桑:经历的坎坷和变化。
  • 新涕泪:新流下的泪水。
  • 小槃阿:形容事物微小无足轻重。
  • 乐土:安乐的地方。
  • 高枕:指安然入睡。
  • 王师:指朝廷的军队。
  • 未止戈:战争尚未停止。
  • 鸡声催:鸡叫声催促。
  • 揽镜:整理镜子。
  • 双鬓已微皤:两鬓已经微微变白。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王师未止戈”可理解为对历史上多次战乱的隐喻,表现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春霖,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在清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东台杂诗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海近秋先至”用“海”和“秋”引出一种季节的轮回和自然的变迁,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城市的空旷与客少,反映出社会动荡导致人心惶惶的现实。诗中的“沧桑新涕泪”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沧桑紧密结合,流露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乐土聊高枕,王师未止戈”则展示了即使在相对安宁的环境中,诗人依然无法放下对战乱的忧虑,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最后一句“鸡声催揽镜,双鬓已微皤”则将个人的生活细节和年龄的流逝融入其中,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形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海近秋先至:描绘了秋天来临的自然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城空客少过:反映了城中人烟稀少,生机缺乏,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失落感。
    • 沧桑新涕泪:感叹经历的苦难,表达内心的悲伤。
    • 云物小槃阿:云彩和事物显得微不足道,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
    • 乐土聊高枕:即使在相对安宁的环境中,内心依然无法完全放松。
    • 王师未止戈:隐含对战乱的忧虑与对和平的向往。
    • 鸡声催揽镜:鸡鸣声督促早起,反映生活的日常。
    • 双鬓已微皤:抒发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人生的无常。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沧桑”比喻人生经历的苦难。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现了对家国安宁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广阔与变迁。
  • :象征收获与凋零。
  • :象征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
  • :象征悲伤与无奈。
  • 鸡声:象征日常生活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王师未止戈”指的是什么?

    • A. 战争尚未结束
    • B. 农田尚未开垦
    • C. 城市尚未重建
  2. 诗中提到的“鸡声催揽镜”反映了什么?

    • A. 生活的忙碌
    • B. 安静的生活
    • C. 诗人的孤独
  3. “双鬓已微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年轻
    • B. 对岁月的感慨
    • C. 开心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蒋春霖与李白的作品,虽风格不同,但都表现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 李白的豪放与蒋春霖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诗人对时代的不同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