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翁行为阎家店老人作》
时间: 2025-01-11 14:03:07意思解释
一翁行为阎家店老人作
原文展示
四围寂寂云苍苍,
茅屋闭门树压墙。
一翁扶杖立道旁,
面黑发蓬形瘠尪。
有客有客自远方,
白马红缨束锦攘。
忍饥百里来此庄,
左顾右盼心皇皇。
见翁下马索糗粮,
翁为流涕褰衣裳。
引客左旋登草堂,
坐客东壁之绳床。
为言历岁岁大荒,
颗粒不入仓与箱。
巧妇欲炊无秕糠,
草根树皮充饥肠。
年来草尽树亦戕,
老幼饿死壮者亡。
十得一生终不祥,
三春大疫成膏肓。
村中男女百口强,
慭遗一老凌秋霜,
鸡犬不闻牛马僵,
败芦裹尸道相望。
至今白骨无人藏,
焉得一饭王孙尝。
客闻斯言心感伤,
别翁泪湿双目眶。
出门上马手执缰,
欲行且止重徬徨。
饿眼看天落日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村庄,四周寂静,天空阴沉,茅草屋紧闭,树木遮挡着墙壁。一个老翁拄着拐杖站在路旁,面色黝黑,头发凌乱,形体瘦弱。远方有客人骑着白马、缰绳上绑着红缨,忍受饥饿走了百里来到这个庄子,心里焦急地左顾右盼。客人见到老翁,下马索要粮食,老翁因悲伤而流泪,撩起衣裳。老翁引客人左转,走进草堂,坐在东壁的绳床上。老翁诉说着连年大荒,粮食颗粒未入仓库。巧妇想要做饭,却没有好米,草根树皮充饥。近年草木枯竭,树木也被砍伐,村中的老人和幼儿饿死,壮汉也死去。每十个人中只有一个存活,三春的大疫让人痛苦。村中的男女老少都强忍着,留下一个老人孤零零地在秋霜中,鸡犬不闻,牛马也死去,败芦裹尸的场景令人心痛。至今白骨无人安葬,王孙也难得一饭。客人听了这些话,心中感伤,告别老翁,泪湿双目。出门上马,手握缰绳,欲行又止,徘徊不前,饥饿的眼睛望着西沉的黄昏。
注释
- 苍苍:形容天空阴沉。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简陋。
- 瘠尪:形容形体瘦弱的人。
- 索糗粮:索要食物。
- 褰衣裳:撩起衣服,表示悲伤流泪。
- 草根树皮:指代艰难的生存方式。
- 膏肓:指病重难愈,形容人们的苦难。
- 秋霜:形容季节的变迁和严酷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承烈,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艰难生活和人民的苦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饥荒和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目睹了乡村的荒凉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一翁行为阎家店老人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清代农村在饥荒和疫病中人们的惨痛生活。诗中描绘的景象极为凄凉,四周的寂静与阴沉的天空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悲惨的画面。老翁的形象是悲苦的化身,他的面容、身体状况都透露出生活的艰辛。远道而来的客人,带着希望而来,最终却是失望而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诗中通过老翁与客人之间的对话,传达了对时代的控诉,尤其是“颗粒不入仓与箱”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饥荒下的无奈与绝望。草根树皮充饥的惨状,展现了人们生存的艰辛。诗的结尾,客人悲伤离去,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示了李承烈对社会的不满与对人性的关怀,也引发读者对历史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围寂寂云苍苍:四周静悄悄的,天空阴沉。
- 茅屋闭门树压墙:茅草屋关着门,树木压着墙。
- 一翁扶杖立道旁:一位老翁拄着拐杖站在路边。
- 面黑发蓬形瘠尪:面色黝黑,头发凌乱,身体瘦弱。
- 有客有客自远方:远方有客人。
- 白马红缨束锦攘:骑着白马,缰绳上绑着红缨。
- 忍饥百里来此庄:忍饥走了百里来到这个村庄。
- 左顾右盼心皇皇:焦急地四处张望,心中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饥荒的情况比作“草根树皮充饥”,形象地表现生存的艰难。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如“鸡犬不闻牛马僵”,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瞧天落日黄”描绘了自然的变化,反映了人们的心情。
主题思想
全诗以老翁和客人的对话为线索,描绘了饥荒和疫病下人们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们命运的关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引发读者对人性、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翁:象征着苦难与无奈。
- 白马:代表着希望和远方的梦想。
- 草根树皮:象征着极端贫困与生存的艰难。
- 白骨:代表着死亡与悲惨的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热闹繁华 B. 寂静荒凉 C. 祥和宁静
- 老翁的状态如何? A. 精神饱满 B. 形瘠尪 C. 容光焕发
-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爱情 B. 生活的艰难 C. 友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情感深刻。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反映人类的离别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承烈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