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光寺 其二》

时间: 2025-01-26 22:45:45

僧堂拂拭旧时尘,莺老花残五换春。

四海干戈如鼎沸,山中犹有太平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慧光寺 其二 李山甫 〔宋代〕 僧堂拂拭旧时尘,莺老花残五换春。 四海干戈如鼎沸,山中犹有太平人。

白话文翻译: 僧堂中拂去旧时的尘埃,莺鸟老去,花儿凋零,已经过了五个春天。 四海之内战乱如同鼎中的沸水,但在山中依然有享受太平的人。

注释:

  • 僧堂:僧人居住的堂屋。
  • 拂拭:擦拭,除去。
  • 莺老花残:形容时间的流逝,春天已过,莺鸟老去,花儿凋零。
  • 五换春:指五个春天过去,即五年时间。
  • 四海干戈:指全国范围内的战争。
  • 鼎沸:形容局势动荡,如同鼎中的沸水。
  • 太平人:指在战乱中仍能享受和平生活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时局的深刻关注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此诗可能创作于宋代战乱频发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目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比山中的平静与外界的战乱,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僧堂的描绘和对时间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深切渴望。首句“僧堂拂拭旧时尘”,以僧堂的清洁象征内心的平静和对过去的回忆。次句“莺老花残五换春”,用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后两句“四海干戈如鼎沸,山中犹有太平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仍有部分人能享受平静的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安宁生活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拂拭旧时尘”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 次句以“莺老花残”形容时间的流逝,暗示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感慨。
  • 后两句通过“四海干戈如鼎沸”与“山中犹有太平人”的对比,强调了战乱与和平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四海干戈”与“山中太平人”的对比,突出了战乱与和平的反差。
  • 象征:“僧堂拂拭旧时尘”象征内心的平静和对过去的回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安宁生活的珍视,通过对比战乱与和平,强调了和平的珍贵。

意象分析:

  • 僧堂:象征内心的平静和对过去的回忆。
  • 莺老花残: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
  • 四海干戈:象征全国范围内的战乱。
  • 山中太平人:象征在动荡中仍能享受和平生活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僧堂拂拭旧时尘”象征什么? A. 内心的平静 B. 对过去的回忆 C. 清洁的环境 D. 对未来的期待
  2. “莺老花残五换春”暗示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春天的到来 C. 花儿的美丽 D. 莺鸟的歌声
  3. 诗中“四海干戈如鼎沸”与“山中犹有太平人”形成什么? A. 对比 B. 并列 C. 递进 D. 转折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忧虑。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的宁静生活,与战乱形成对比。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李山甫《慧光寺 其二》:两者都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