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知县陈公颜游章山寺》
时间: 2025-01-23 23:52: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知县陈公颜游章山寺 李山甫 〔唐代〕 想见寻幽到此山,诗成珠玉笑谈间。 莲花社里千年约,柏了香中半日闲。 寂历松窗连远籁,萦纡竹径断荒湾。 琴堂吏散帘垂书,舁徇何妨数往还。
白话文翻译:
想象着来到这座幽静的山中寻找美景,诗句如珠玉般在谈笑间自然流露。 在莲花社中许下千年的约定,在柏树的香气中享受半日的闲暇。 寂静的松窗连接着远方的风声,曲折的竹径穿过荒凉的湾岸。 琴堂中的官吏散去,帘幕低垂,书卷展开,不妨多次往返于此。
注释:
字词注释:
- 寻幽:寻找幽静之地。
- 珠玉:比喻诗句的珍贵和美好。
- 莲花社:指佛教的社团或聚会。
- 柏了香:柏树的香气。
- 寂历:寂静而历经岁月。
- 远籁:远处的自然声响。
- 萦纡:曲折环绕。
- 琴堂:指官吏办公的地方。
- 舁徇:指多次往返。
典故解析:
- 莲花社:佛教中常用莲花象征清净和超脱,此处可能指与佛教相关的聚会或社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造诣。这首诗描绘了与同知县陈公颜一同游览章山寺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与同僚的闲游中创作,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幽静山林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同知县陈公颜游章山寺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诗中“诗成珠玉笑谈间”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即兴创作的才华,也反映了与友人间的轻松愉快氛围。“莲花社里千年约,柏了香中半日闲”则进一步以佛教的清净和柏树的香气,象征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片刻宁静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想见寻幽到此山”:表达了诗人对幽静山林的向往。
- “诗成珠玉笑谈间”:形容诗句如珠玉般珍贵,在谈笑间自然流露。
- “莲花社里千年约”:以莲花社象征佛教的清净,表达了与友人的长久约定。
- “柏了香中半日闲”:在柏树的香气中享受半日的闲暇,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寂历松窗连远籁”:寂静的松窗连接着远方的风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 “萦纡竹径断荒湾”:曲折的竹径穿过荒凉的湾岸,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 “琴堂吏散帘垂书”:琴堂中的官吏散去,帘幕低垂,书卷展开,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 “舁徇何妨数往还”:不妨多次往返于此,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修辞手法:
- 比喻:“诗成珠玉笑谈间”中,将诗句比作珠玉,形象地表达了诗句的珍贵和美好。
- 象征:“莲花社里千年约”中,莲花社象征佛教的清净和超脱。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通过对幽静山林和佛教清净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社:象征佛教的清净和超脱。
- 柏了香:象征宁静和长寿。
- 松窗:象征岁月的寂静和深远。
- 竹径:象征曲折和隐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诗成珠玉笑谈间”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
“莲花社里千年约”中的“莲花社”象征什么? A. 佛教的清净 B. 道教的清净 C. 儒家的清净 答案:A
-
诗中“柏了香中半日闲”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忙碌的生活 B. 宁静的生活 C. 热闹的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山甫的这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隐逸山林的意境,而李山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这首诗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深入分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