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竺寺》

时间: 2025-01-26 05:12:47

路入清幽野趣长,漫云仙驭此翱翔。

一泓深壁千秋古,万木悬崖六月凉。

何处天成蓬岛景,几人身到水云乡。

从今留咏鸣珂去,岁岁湖光印斗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西竺寺
作者: 李尚理 〔明代〕

路入清幽野趣长,
漫云仙驭此翱翔。
一泓深壁千秋古,
万木悬崖六月凉。
何处天成蓬岛景,
几人身到水云乡。
从今留咏鸣珂去,
岁岁湖光印斗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通向清幽野趣的道路,令人神往,仿佛漫游于云间,像神仙一样翱翔。在深邃的壁面旁,有着千年古老的水池,悬崖上的万树在六月里显得格外清凉。哪里有天成的蓬莱岛的美景,能有几人到达那如水如云的乡村呢?从今往后,我将留下这首诗歌,随着岁月的流逝,湖光将永远映照着这美好的记忆。

注释:

  • 清幽:形容环境宁静幽静。
  • 漫云仙驭:漫游于云间,像神仙一样。
  • 一泓深壁:指一潭深水,形容其深邃。
  • 万木悬崖:形容高耸的悬崖上生长着许多树木。
  • 蓬岛:指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世外桃源。
  • 水云乡:理想中的美好地方,像水和云一样轻柔。
  • 鸣珂:指清脆的铃声,常用于诗词中象征美妙的音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尚理,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他的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游西竺寺》是在李尚理游览西竺寺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游西竺寺》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西竺寺的自然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旷神怡。诗的开头“路入清幽野趣长”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幽静的环境,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中“漫云仙驭此翱翔”一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仿佛自己化身为天上的仙人,自由自在地漫游。

接下来的“深壁千秋古,万木悬崖六月凉”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清爽的自然气息。在这里,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古老的深壁与清凉的六月,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整首诗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与追忆。“岁岁湖光印斗光”一句,既是对美好景色的留念,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表达了时光流逝中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路入清幽野趣长:描绘了一条通往宁静自然的道路,暗示诗人向往的生活。
  2. 漫云仙驭此翱翔: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像神仙般自由自在,游历于云端。
  3. 一泓深壁千秋古:强调水池的深邃和古老,象征着岁月的沉淀。
  4. 万木悬崖六月凉:形象地描绘出悬崖上的树林在夏季的清凉感,展现自然的美。
  5. 何处天成蓬岛景:询问哪里有如蓬莱仙岛般的美景,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6. 几人身到水云乡:反思能到达理想境界的人有多少,增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7. 从今留咏鸣珂去:表示将把这美好的景象化作诗歌,留存于心。
  8. 岁岁湖光印斗光:象征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景象将永存于心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仙境,增加了诗的浪漫色彩。
  • 对仗:如“万木悬崖”与“深壁千秋”,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何处天成蓬岛景”引发思考,增加了诗的哲理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安慰,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幽:象征宁静与和谐。
  • 仙驭:象征自由与轻盈。
  • 深壁:象征古老与沉稳。
  • 悬崖:象征险峻与挑战。
  • 蓬岛:象征理想与梦幻。
  • 水云乡:象征理想的生活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纷杂喧闹
    B. 清幽宁静
    C. 灰暗阴沉
    D. 荒凉冷清

  2. “何处天成蓬岛景”中“蓬岛”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财富
    C. 理想生活
    D. 历史文化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自由的向往,但其风格更为豪放,情感更为奔放。
  • 王维的《山中问答》则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风格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李尚理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