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27 03:45:37

琪树明霞碧落宫,歌音袅袅度泠风。

人间听得《霓裳》惯,犹恐钧天是梦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琪树明霞碧落宫,歌音袅袅度泠风。
人间听得霓裳惯,犹恐钧天是梦中。

白话文翻译:

在碧蓝的天空下,琪树在晨霞中辉映,悠扬的歌声随着清风飘荡。
人间的人们听惯了霓裳羽衣的乐曲,却仍然怕这美好的世界只是一场梦。

注释:

  • 琪树:美玉般的树,象征美好。
  • 明霞:明亮的朝霞,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象。
  • 碧落宫:指天上宫殿,象征仙界或理想境界。
  • 歌音袅袅:形容歌声轻柔而缥缈。
  • 霓裳:霓裳羽衣,指美丽的服装,常用于形容仙女的衣服。
  • 钧天:广阔的天空,通常指代天上的神仙世界。
  • 梦中:梦境,强调一种虚幻和不真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谋,号天籁,金朝诗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豪放,兼具词韵之美,善于抒情,常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元好问的晚年,彼时他对人生的思考愈加深刻,常常将现实与理想、梦境与真实结合在一起,通过诗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又梦幻的场景。开篇的“琪树明霞碧落宫”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境界,明亮的朝霞和美丽的琪树相映成趣,勾勒出一个理想的世界。接着,悠扬的歌声在清风中飘荡,仿佛是来自仙界的乐音,令人沉醉。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现实,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不安,人间的习惯让人无法分辨梦与现实,这种对美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了诗的主题。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和情感的流露上都极具艺术魅力,体现了元好问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也让人感受到那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琪树明霞碧落宫:画面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琪树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动人,似乎与天宫相连。
  • 歌音袅袅度泠风:歌声在微风中轻轻飘荡,描绘出一种轻柔的音乐氛围,令人陶醉。
  • 人间听得霓裳惯:人们习惯了这种美妙的音乐,似乎对生活中的美已不再感到惊奇。
  • 犹恐钧天是梦中:诗人担心这份美好其实是虚幻的,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琪树和明霞比作美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理想化的氛围。
  • 拟人:歌声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与风互动,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平衡,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和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琪树:象征美好与纯洁。
  • 明霞:象征希望与光明。
  • 碧落宫:象征理想中的仙境。
  • 霓裳:象征美丽与优雅。
  • 梦中:象征虚幻与不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琪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与纯洁
    c) 冷漠

  2. “歌音袅袅”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欢乐的聚会
    b) 悠扬的乐声
    c) 悲伤的告别

  3. 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是: a) 满足与快乐
    b) 无奈与惋惜
    c) 漠然与冷酷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感慨,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描绘美丽月夜的同时,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思考,情感深厚。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元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