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秋夜不寐》
时间: 2025-01-11 06:16:12意思解释
旅馆秋夜不寐
作者:陈韶 〔明代〕
原文展示:
残梦惊回枕半欹,山城何处角声悲。
鬓毛似叶秋都落,骨肉如星晓渐离。
沽尽酒资为客久,欠多诗债了人迟。
黄花开处凭谁报,三径归看未有期。
白话文翻译:
梦中惊醒,头枕微倾,山城的角声在何处悲鸣?
鬓发如秋叶般渐渐凋零,亲人的离去如晨星般逐渐远去。
用尽了酒钱,作为旅客已久,却还欠下许多诗债,归人迟迟未至。
黄花盛开的地方,依靠谁来传递我的思念?三条小径归家,却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去。
注释:
- 残梦:未完全醒来的梦境。
- 欹:倾斜,指头枕的状态。
- 角声:钟角的声音,常用于表达哀伤。
- 鬓毛:指鬓发,常用来象征年华的流逝。
- 沽尽:用尽,买酒的费用。
- 诗债:指创作诗词的责任和期望。
- 黄花:菊花,象征思念和孤独。
- 三径:古典园林中的小路,象征归家的道路。
典故解析:
- 黄花:在古诗词中,黄花经常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尤其是在秋天的时节。
- 山城:指作者所处的特定环境,常常用来反映作者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韶,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及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夜,旅途劳顿,思乡情切,反映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情感真挚,展现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旅馆秋夜不寐》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诗人以深刻的情感描绘了秋夜旅馆的孤独与无助。在“残梦惊回枕半欹”一句中,诗人通过梦的碎片表现出内心的失落和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山城何处角声悲”引入了山城的环境,角声的悲鸣与旅人的孤独相互映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鬓毛似叶秋都落”则用秋叶比喻人的鬓发,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自身的衰老,透出一种无情的感慨。紧接着“骨肉如星晓渐离”,诗人通过星星的隐喻,表达了亲情的渐行渐远,令人心生惆怅。
“沽尽酒资为客久”一句则展现了诗人长时间旅居的无奈,酒钱用尽,不仅是金钱的耗尽,也是精神的疲惫。而“欠多诗债了人迟”则提到未能完成的诗作,将内心的焦虑与期待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黄花开处凭谁报,三径归看未有期”更是点明了思乡的主题,黄花的绽放与归家的渴望相结合,表达了对未来归期的无奈与不确定。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古代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残梦惊回枕半欹:梦醒时分,头微微倾斜,显现出未完全清醒的状态。
- 山城何处角声悲:山中城镇,悲凉的角声响起,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鬓毛似叶秋都落:鬓发如秋叶般凋零,体现时间的流逝。
- 骨肉如星晓渐离:亲人如晨星般渐行渐远,表达对亲情的思念。
- 沽尽酒资为客久:为游子花尽酒钱,展现旅途的疲惫。
- 欠多诗债了人迟:未能完成的诗作,反映内心的焦虑。
- 黄花开处凭谁报:黄花盛开,思念无处寄托。
- 三径归看未有期:归家的路途漫长,归期未定。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鬓毛似叶秋都落”,形象地表现了衰老。
- 拟人:角声被赋予悲情,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传达了对时间流逝、亲情离散的感慨,表现出游子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分析:
- 山城:象征孤独与离别的环境。
- 角声:悲伤、孤独的象征。
- 秋叶:时间流逝与衰老的象征。
- 黄花:思念、孤独的寄托。
- 星辰:亲情的遥远与不可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平原
- B. 高山
- C. 城镇
- D. 海边
-
诗人用什么比喻来形容鬓毛?
- A. 星星
- B. 秋叶
- C. 黄花
- D. 水流
-
诗中提到的“诗债”指的是什么?
- A. 诗的费用
- B. 未完成的诗作
- C. 诗的名声
- D. 诗的风格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陈韶的《旅馆秋夜不寐》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但陈韶的诗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杜甫则更关注家庭的团聚与离散带来的痛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技巧》
- 《中国古代诗词选》
以上内容为对《旅馆秋夜不寐》的全面解析,帮助您深入理解这首古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