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戊午元日新霁》

时间: 2025-01-11 14:00:58

椒酒迎年,正梅催晓妆,雪融初日。

鸣笳赛鼓,竞入俊游坊陌。

兰成赋笔。

动江关、最怜萧瑟。

愁见了、春幡彩胜,依稀故乡风色。

漂泊。

旧京词客。

对丝鹅蜡燕,旅怀如织。

书空雁早未省,倦翎犹力。

深杯漫惜。

醉边寻、青鸾消息。

留梦影、钗兰蒂并,著我异时相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宫春 戊午元日新霁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椒酒迎年,正梅催晓妆,雪融初日。
鸣笳赛鼓,竞入俊游坊陌。
兰成赋笔。动江关最怜萧瑟。
愁见了春幡彩胜,依稀故乡风色。
漂泊。旧京词客。
对丝鹅蜡燕,旅怀如织。
书空雁早未省,倦翎犹力。
深杯漫惜。醉边寻青鸾消息。
留梦影钗兰蒂并,著我异时相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新年的美好景象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新年之际,迎接美酒,梅花盛开,春天的气息悄然降临,雪融化在初升的阳光下。乐器声起,热闹的庆祝活动在街道上进行。兰花的香气伴随着笔墨的挥洒,诗人在江边感受到春天的萧瑟。愁绪中看到春天的彩幡,仿佛依稀看到了故乡的风景。身为流浪的诗客,心中思念如织,面对丝绸般的燕子,思绪万千。书信中的雁还未寄出,倦怠的翅膀依然有力。杯中酒意浓厚,醉意中期待青鸾的消息。梦中与兰花同钗,似乎在异乡也能感受到那份相忆的温情。


注释

  1. 椒酒:指用椒(胡椒)调制的酒,寓意迎接新年饮酒。
  2. 梅催晓妆:梅花在清晨时分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3. 鸣笳:古代乐器,代表欢庆的气氛。
  4. 春幡:春天的旗帜,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庆祝。
  5. 青鸾: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消息和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岸登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思乡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戊午年元日,正值新春佳节,诗人借此时刻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新年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节日的重视和人们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汉宫春 戊午元日新霁》展现了清新而又富有诗意的春节场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开篇以“椒酒迎年”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热闹的节日气氛,伴随梅花的盛放,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诗人灵活运用音韵和节奏感,使诗句流畅而富有韵味。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通过“鸣笳赛鼓”、“竞入俊游坊陌”等细节描绘,展现了人们在新年庆祝活动中的欢愉场景,生动地呈现出当时的社会生活。接着,“兰成赋笔”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和对春天的细腻感受,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诗中又暗含愁绪,“愁见了春幡彩胜,依稀故乡风色”,在欢庆的表象下,诗人内心的思乡情感逐渐显露。通过对故乡的回忆,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在整首诗中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最后,诗人以“留梦影钗兰蒂并,著我异时相忆”作结,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令人动容。整首诗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蕴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情感丰富而真挚。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椒酒迎年”:以酒庆祝新年,营造节日氛围。
    • “正梅催晓妆”:梅花盛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 “鸣笳赛鼓”:欢快的乐器声响,热闹非凡。
    • “竞入俊游坊陌”:人们在街道上欢快游玩,表现出节日的热闹。
    • “愁见了春幡彩胜,依稀故乡风色”:在欢庆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
    • “旅怀如织”:旅途中的思念如同织物般交错。
    • “醉边寻青鸾消息”:醉酒中期待美好消息。
    • “留梦影钗兰蒂并,著我异时相忆”:梦中与故乡的美好回忆。
  2. 修辞手法

    • 比喻:“旅怀如织”将思乡之情比作织物,形象生动。
    • 对仗:如“鸣笳赛鼓,竞入俊游坊陌”体现了整齐的结构美。
  3.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节的欢庆场景,结合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珍惜,体现了浓厚的乡愁情感。

意象分析

  1. 椒酒:象征欢庆与团圆。
  2. 梅花:代表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3. 鸣笳:象征节日的热闹。
  4. 青鸾:象征美好消息与爱情。
  5. 兰花:代表高雅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青鸾”象征什么? A. 美好消息
    B. 悲伤
    C. 旅行
    D. 战争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漂泊”的意思是__

  3. 判断题:诗中表现的情感只有欢快,没有忧愁。 (对/错)

答案

  1. A
  2. 思乡或流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周岸登的作品更融入了个人的思乡情感与节日的氛围,展现出更为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