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张太尉》
时间: 2025-02-04 15:27: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公柱国开藩府,露布朝驰拜冕旒。
八阵风云闻羽扇,百年江汉见轻裘。
鲸吹海雨来京口,雁带边声下石头。
珍重晋公经济手,中兴天子复神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了张太尉的伟大功绩,他为国家开疆拓土,露天拜见朝廷的尊号。八阵图的风云在他的羽扇下呼啸,百年间江汉流域见证了他的轻盈身影。鲸鱼在海中喷出雨水,雁群带着边境的声音飞过石头山。珍惜晋公的治理之道,期望能帮助天子复兴神州大地。
注释:
- 上公:尊称张太尉。
- 柱国:指的是在国家中起到支柱作用的人。
- 冕旒:皇帝的冠冕,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
- 八阵:指的是诸葛亮的“八阵图”,象征军事才能。
- 轻裘:指轻便的皮衣,象征着风度和气派。
- 鲸吹海雨:比喻海洋的壮阔,鲸鱼喷出的水像雨一样。
- 下石头:指的是地名,可能与边境的守卫有关。
- 晋公:指的是晋朝的公爵,象征着治理的智慧与能力。
典故解析:
- 八阵图:出自《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军事阵法,象征着高超的军事才能。
- 鲸与雁:鲸是大海中的巨兽,象征着力量;雁则常用作迁徙的象征,代表着边境和季节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赞美张太尉,表达了对国家治理与复兴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张太尉的赞美,表现了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盼。前两句勾勒出张太尉开疆拓土的壮丽景象,他的威名远播,仿佛连自然也为之动容。后两句则通过鲸与雁的意象,表现出边境的辽阔以及国家的安定。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更浸透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体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公柱国开藩府:张太尉作为国家的支柱,开启了地方治理的时代。
- 露布朝驰拜冕旒:在朝廷上,他的功绩得到了认可,受到了尊敬。
- 八阵风云闻羽扇:张太尉的军事才能像诸葛亮一样出色。
- 百年江汉见轻裘:江汉地区经历了他的领导,留下了光辉的历史。
- 鲸吹海雨来京口:鲸鱼的壮丽景象,象征着海洋的浩瀚与无边。
- 雁带边声下石头:雁群的鸣叫声传递着边境的消息,暗示着国家的关切。
- 珍重晋公经济手:重视晋公的治理智慧,期待他能帮助国家复兴。
- 中兴天子复神州:愿望恢复天子的权威,复兴整个国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鲸与雁形象化,展示壮阔与生机。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张太尉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张太尉:象征着国家的英雄与希望。
- 鲸:代表着自然的力量与浩瀚的海洋。
- 雁:象征着边境的声音,传递着国家的安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太尉在诗中被称为哪个尊称?
- A. 太师
- B. 上公
- C. 大人
-
“八阵风云”中的“八阵”指的是谁的阵法?
- A. 诸葛亮
- B. 曹操
- C. 刘备
-
诗中提到的“经济手”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张太尉
- B. 晋公
- C. 李白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更侧重于个人豪情。
- 杜甫《春望》:则在忧国忧民的情感上更为深刻,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