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摺叠扇》
时间: 2025-01-27 04:11: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摺叠扇
作者: 刘炳照 〔清代〕
翠羽招凉,冰纨织素,新裁别出良工。
竹劈湘江,排来琐骨重重。
置君怀袖常披拂,似半轮明月当空。
更随人,宜卷宜舒,异样玲珑。
蹋青俊侣曾携手,爱聚头名好,著意怜侬。
娇靥平遮,远山微露眉峰。
锦囊贮后情偏重,谩愁佗捐弃秋风。
寄相思,九折柔肠,宛转差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精美的折扇,扇面用翠羽和冰纨制成,工艺精湛。扇子的竹骨如同湘江的竹子,轻盈而有层次感。每当你在怀袖中轻轻摇扇,宛如明月高悬空中,扇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展开或收起,妙趣横生。诗人在回忆与爱侣共度的时光,渴望重聚,因而对彼此的感情充满珍惜。尽管美丽的容颜如同山峰,轻轻掩映,但内心的思念却如同沉重的锦囊,承载着无法言说的忧愁。最终,他寄托了相思之情,宛如柔肠百转,情感复杂而深沉。
注释
- 翠羽:指青绿色的羽毛,用于形容扇子的材质。
- 冰纨:一种轻薄的丝绸,形容扇面清凉。
- 良工:指技艺高超的工匠,强调扇子的精美。
- 湘江:指湖南的湘江,竹子生长繁茂的地方。
- 锦囊:盛放物品的袋子,引申为承载情感的象征。
- 宛转差同:形容复杂的情感纠结,难以用言语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炳照,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细腻,常用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诗中通过扇子这一日常用品,寄托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思念。
诗歌鉴赏
《高阳台 摺叠扇》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借助扇子这一生活用品,展现了诗人对爱的深切怀念与思考。开头几句通过对扇子材料和工艺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凉、雅致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轻风拂面的惬意。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扇子相结合,表现出对爱侣的深情,尤其是“置君怀袖常披拂,似半轮明月当空”,将扇子的轻盈与明月的清辉相对照,凸显了内心的柔情与渴望。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回忆与爱侣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珍惜。诗中“娇靥平遮,远山微露眉峰”一句,巧妙地将爱侣的美丽与自然景色结合,既展现了爱情的甜美,也蕴含了些许伤感。最后一段则通过“锦囊贮后情偏重”表现出内心的沉重与愁苦,最终寄托了深远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词人细腻的情感表达与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羽招凉:形容扇子用翠羽制作,制作精美,带来清凉感。
- 冰纨织素:扇面用轻薄的冰纨丝织成,增添了优雅的气息。
- 新裁别出良工:强调工匠的技艺高超,扇子是新制成的,凸显独特性。
- 竹劈湘江:扇子的竹子材料取自湘江,形象生动。
- 排来琐骨重重:竹骨的排列层次感强,生动形象。
- 置君怀袖常披拂:扇子在怀袖中轻轻摇动,表达思念之情。
- 似半轮明月当空:比喻扇子展开的形态,清晰而美丽。
- 更随人,宜卷宜舒:扇子可随心所欲地展开与收起,象征着变化与灵活。
- 蹋青俊侣曾携手:回忆与爱侣相伴的美好时光。
- 爱聚头名好,著意怜侬:强调对爱人的深情厚谊。
- 娇靥平遮,远山微露眉峰:描绘爱人的美丽,形象生动。
- 锦囊贮后情偏重:内心的情感如同沉重的锦囊,难以释怀。
- 谩愁佗捐弃秋风:表达对秋风的无奈与感伤。
- 寄相思,九折柔肠,宛转差同:将思念之情比作曲折的柔肠,复杂而深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扇子比作明月,增添了诗意。
- 拟人:扇子像有情感般随心所欲,增强了情感表达。
- 对仗:如“卷宜舒”,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爱情与思念展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爱侣的深情怀念与复杂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扇子:象征着清凉与柔情,寄托着思念。
- 明月:象征着美好、清晰的爱情,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锦囊:象征内心的沉重情感,承载着无法言说的思念。
- 青山:象征美丽的爱情与自然的结合,渗透着诗人的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刘炳照
- C) 杜甫
-
诗中“锦囊”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沉重的情感
- C) 旅行的道具
-
诗中提到的“湘江”主要指哪个地区?
- A) 江西
- B) 湖南
- C) 湖北
答案:
- B) 刘炳照
- B) 沉重的情感
- B) 湖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见欢》李煜: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思念。
- 《临江仙》柳永:描绘爱情与离愁的诗作。
诗词对比:
- 《高阳台 摺叠扇》与《相见欢》的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但《高阳台》的意象更为细腻,描绘了具体物品的情感寄托,而《相见欢》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高阳台 摺叠扇》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