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七夕》

时间: 2025-01-27 05:50:59

彩月侵廊,泛凉花树如轻绮。

去来风意。

天淡明河地。

银烛深深,不照凭阑事。

空憔悴。

梦痕如水。

重叠吴山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七夕
作者: 陈洵 〔清代〕
彩月侵廊,泛凉花树如轻绮。
去来风意。天淡明河地。
银烛深深,不照凭阑事。
空憔悴。梦痕如水。
重叠吴山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夜的景象:彩色的月光洒在走廊上,微风拂过花树,像轻柔的绸缎。天空明净,银河在大地上闪烁。深处的银烛,却照不见我在栏杆前的愁苦。心中空虚憔悴,梦中的痕迹如清水般流淌。远山重叠,似乎更显得青翠。

注释:

  • 彩月:五光十色的月光。
  • 侵廊:映照在走廊上。
  • 泛凉:微微的凉意。
  • 轻绮:如同轻柔的锦绣。
  • 明河:指银河,象征美丽的夜空。
  • 银烛:形容烛光如银色般闪亮。
  • 凭阑:靠在栏杆上。
  • 空憔悴:心中空虚,愁苦憔悴。
  • 梦痕如水:梦中的记忆如水般模糊。
  • 重叠吴山翠:比喻远山重重叠叠,显得青翠欲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生于盛世,因其作品多描写爱情、风景和人生哲理而被后人所称道。他的作品形式多样,风格清新,常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点绛唇 七夕》创作于七夕这一传统节日,象征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思念,反映了清代人对爱情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点绛唇 七夕》是一首描写七夕夜景和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彩月侵廊,泛凉花树如轻绮”,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般的夜晚,月光洒落,微风轻拂,令人心生向往。而“银烛深深,不照凭阑事”,则在美丽的背景中突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尽管外界美好,内心的愁苦却无法被掩盖。最后一句“重叠吴山翠”,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情感的层层叠加,令人沉浸在思绪中,唤起对爱情的追忆和渴望。整首词既有自然的清丽,又有情感的深邃,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倍感触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彩月侵廊:描绘了月光的色彩斑斓,照射在走廊上,形成了一种梦幻的氛围。
  2. 泛凉花树如轻绮:描写了微风拂过花树,带来凉意,花树的轻柔如同绸缎一般。
  3. 去来风意:暗示风的来去,传递着某种情感的流转。
  4. 天淡明河地:天空清淡,银河明亮,展现出宁静的夜空。
  5. 银烛深深:烛光在深处摇曳,照亮不了内心的愁苦。
  6. 不照凭阑事:描述了自己靠在栏杆上,内心的忧伤无人知晓。
  7. 空憔悴:心中空虚,显得憔悴。
  8. 梦痕如水:梦中的痕迹如水般流淌,难以捉摸。
  9. 重叠吴山翠:远山重叠,青翠欲滴,象征着思念的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树比作轻绮,生动形象。
  • 拟人:风的来去有着情意,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彩月侵廊”与“银烛深深”,形成和谐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七夕夜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体现了情感的深邃与孤独。诗人虽身处美好的环境,却因心中无所依恋而感到空虚,反映出一种对爱情的追求与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彩月:象征爱情的美好与浪漫。
  2. 凉花树:暗喻爱情的清新与脆弱。
  3. 银烛:象征温暖与希望,却又无法照亮内心的孤寂。
  4. 吴山翠:代表遥远而美丽的思念,层层叠叠,象征情感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彩月”指代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银烛深深,不照__事”应填入什么词?

  3.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是一种快乐的情感。对还是错?

答案:

  1. B. 月亮
  2. 凭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鹊桥仙·纤云弄巧》 - 秦观
  • 《七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 《鹊桥仙·纤云弄巧》与此诗同样描绘了七夕的情景,但更侧重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情感更为直接和热烈。

  • 《七夕》则以更为细腻的手法,表现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二者在主题上有所交集,但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