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紫卿上舍北行兼简汤海秋》
时间: 2025-02-04 16:57: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泉林有佳士,抗志凌云霄。
艰虞炼奇骨,郁屈成骞超。
我怀素心人,邂逅非一朝。
清风江上来,扫榻联残宵。
吟君春星诗,发藻亲风骚。
谁言子云吃,乃擅太白豪。
谐谈杂药石,饮我真醇醪。
嗟予久索居,嘤鸣求其曹。
常恐志节堕,日月如丸跳。
昨者汤海秋,千里寄璚瑶。
上言加餐食,下言厉孤标。
今又喜见君,有如漆入胶。
由来气类感,开怀乐陶陶。
愿言数晨夕,伊人永逍遥。
黄鹄忽远别,千里长安郊。
君才遇知音,广乐罗弦匏。
宁当嗑皇荂,而不登琅璈。
文章虽有神,语道未云高。
真契在千载,努力各所操。
傥遇抟南子,为言思念劳。
白话文翻译
泉林中有位杰出的人士,他的志向高远如云霄。经历艰难困苦磨练出他非凡的品格,内心的郁郁不得志使他渴望飞天翱翔。我心中怀念志同道合的人,偶然相遇并非一朝一夕。清风从江面吹来,拂去我残留的夜间烦恼。我吟咏着你的春星诗,感受到亲近的风骚之气。谁说子云(崔颢)只会写诗,他的才华更胜太白(李白)。我们畅谈杂谈,饮着我酿的醇酒。唉,我已久居孤寂,时常鸣叫寻求朋友的陪伴。常常担心自己的志向和节操会堕落,日月如飞,转瞬即逝。前几天收到汤海秋的信,千里之外寄来美玉。信中上面说要加餐食,下面说要严厉地保持风骨。今天再次见到你,心中如同漆与胶般紧密相连。自古以来,气质的相近使人心情畅快,乐在其中。愿意与你共度晨昏,让伊人永远逍遥自在。黄鹄突然远去,千里之外的长安郊外。你才遇到知音,乐声如广乐般悠扬。宁愿嗑皇荂(即皇帝的果子),也不愿登上琅琊(高处的美名)。文章虽有神韵,但语言未必高远。真正的契合在千年之后,需要我们各自的努力。若能遇见南子(老子),也会为思念而劳苦。
注释
- 佳士:优秀的人士。
- 抗志:志向高远。
- 艰虞:艰难困苦。
- 炼奇骨:锤炼出非凡的品格。
- 邂逅:偶然相遇。
- 扫榻:拂去身边的杂念。
- 吟君春星诗:吟咏春日星辰的诗篇。
- 子云:崔颢,著名的诗人。
- 太白豪:李白,风格豪放的诗人。
- 醇醪:美酒。
- 索居:孤独地生活。
- 志节:志向和节操。
- 璚瑶:美玉,象征美好的寄托。
- 漆入胶:形容关系紧密。
- 黄鹄:指大雁,象征远行和别离。
- 知音:志同道合的朋友。
典故解析
- 子云:引用崔颢的名句,表达人对才华的认可。
- 太白:指李白,表示对其豪放不羁风格的钦佩。
- 南子:指老子的思想,强调哲学的深邃与思考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左宗植(清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对友谊的珍视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在与友人汤海秋相聚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由于古代的友谊十分珍贵,诗人以此诗传达了对友情的赞美与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泉林佳士的描绘,引出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与敬仰。开篇以“泉林有佳士”引入,既表明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也隐喻了理想人格的高远与卓越。接着,诗人通过艰难的锤炼,强调了个体成长的重要性,这种成长不仅是外在的磨砺,更是内心的坚持。诗中多次提及清风、春星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人对友人的回忆与思念贯穿全诗,尤其是“我怀素心人”与“嗟予久索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谊的渴求。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表现出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强调了彼此心灵相通的感觉。最后,诗人以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收尾,展示了对友谊的期许与生活的热情,给人以温暖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泉林有佳士:在泉水环绕的树林中,有一位杰出的人士。
- 抗志凌云霄:他的志向高远,直逼云霄。
- 艰虞炼奇骨: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形成了非凡的品格。
- 郁屈成骞超:内心的郁闷与压抑,使他渴望超脱。
- 我怀素心人:我心中怀念志同道合的人。
- 邂逅非一朝:这样的相遇并不止于一朝一夕。
- 清风江上来:清风从江面吹来,带走了我的烦恼。
- 扫榻联残宵:拂去我夜间的疲惫。
- 吟君春星诗:我吟咏着你的春星诗。
- 发藻亲风骚:感受到诗中流露出的优雅风骚。
- 谁言子云吃:谁说崔颢只会写诗?
- 乃擅太白豪:其实他也有着李白那样的豪情。
- 谐谈杂药石:我们畅谈各种趣事。
- 饮我真醇醪:饮着我酿的美酒。
- 嗟予久索居:唉,我已经久居孤寂。
- 嘤鸣求其曹:时常发出鸣叫,渴望朋友的陪伴。
- 常恐志节堕:常常担心自己的志向会堕落。
- 日月如丸跳:日月如飞,转瞬即逝。
- 昨者汤海秋:前几天汤海秋寄来信。
- 千里寄璚瑶:千里之外寄来美玉。
- 上言加餐食:信中提到要加餐食。
- 下言厉孤标:同时也提到要保持风骨。
- 今又喜见君:今天再次见到你。
- 有如漆入胶:心中如同漆与胶般紧密相连。
- 由来气类感:自古以来,气质的相近使人相感。
- 开怀乐陶陶:在这种气氛中,心情愉悦。
- 愿言数晨夕:愿意与你共度晨昏。
- 伊人永逍遥:愿伊人永远自在。
- 黄鹄忽远别:黄鹄(大雁)突然远去。
- 千里长安郊:千里之外的长安郊外。
- 君才遇知音:你才遇见知音。
- 广乐罗弦匏:乐声如广乐般悠扬。
- 宁当嗑皇荂:宁愿嗑皇荂(果子)。
- 而不登琅璈:也不愿登上琅琊(高处的美名)。
- 文章虽有神:文章虽有神韵。
- 语道未云高:但语言未必高远。
- 真契在千载:真正的契合在千年之后。
- 努力各所操:需要我们各自的努力。
- 傥遇抟南子:若能遇见南子(老子)。
- 为言思念劳:也会为思念而劳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情比作清风,展现其清新与自然。
- 拟人:将“日月”拟人化,强调时间的流逝。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理想与志向的高远。通过对孤独的自省与对友人的思念,深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真实与深厚。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修炼与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林:象征清新与生机,代表理想的环境和高尚的情操。
- 清风:代表友情的纯洁与舒适,带来心灵的慰藉。
- 春星:象征希望与美好,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
- 黄鹄:象征离别与思念,传达出对友人的怀念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佳士”是指什么?
- A. 平庸的人
- B. 杰出的人士
- C. 友好的动物
-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
- A. 无所谓
- B. 深厚而珍视
- C. 轻视
-
“黄鹄忽远别”中,“黄鹄”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离别
- C. 争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左宗植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孤独生活的感慨。但左宗植更强调志向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更注重于家庭与亲情的牵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左宗植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