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三月夜作》

时间: 2025-01-24 12:25:09

霜风惊度雁,月露皓疏林。

处处砧声发,星河秋夜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李三月夜作
皇甫冉 〔唐代〕
霜风惊度雁,月露皓疏林。
处处砧声发,星河秋夜深。

白话文翻译

霜风吹过,惊动了大雁,月光和露水照亮了稀疏的树林。
四处传来敲打布料的声音,星河在这秋夜显得格外深邃。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风:霜冻的风,通常在秋冬之际。
  • 惊度:惊动、经过。
  • :指大雁,常在秋季迁徙。
  • 月露:指明亮的月光和清晨的露水。
  • 砧声:指敲打布料的声音,砧是用来制作布料的工具。
  • 星河:指银河,象征浩瀚的夜空。
  • 秋夜:秋季的夜晚,通常宁静而清冷。

典故解析

  •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雁常常象征着思乡和离别。
  • 砧声:砧声不仅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还暗示着人们在夜间忙碌的身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是唐代的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具体生平资料较为稀少,但其作品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月明之夜,诗人和友人李某在一起吟咏,可能受到秋夜宁静与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同李三月夜作》是一首极具秋夜气息的诗作,透过几幅简约的画面,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首句“霜风惊度雁”以生动的意象引入,霜风的寒冷与大雁的迁徙象征着季节的变迁,暗含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到几分凄凉与惆怅。

接下来的“月露皓疏林”以月光和露水勾勒出秋夜的清冷与明亮,月光照耀着稀疏的树林,形成了宁静而深邃的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感。这里的意象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引发人们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处处砧声发”则将场景拉回到人间,夜晚的砧声象征着人们在为生活而忙碌,展示了劳动者的生活状态,和谐地与自然的宁静形成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韵律。

最后一句“星河秋夜深”将全诗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星河的浩瀚与夜的深邃,使人感受到宇宙的辽阔和人生的渺小,诗人在此刻似乎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契合。整首诗在描绘秋夜美景的同时,融合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真挚而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风惊度雁:霜风吹过,惊动了正在南飞的大雁,既描绘了寒冷的季节,又暗示了离别与思乡的情感。
  2. 月露皓疏林:明亮的月光与露水照耀着稀疏的树林,营造出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夜晚场景。
  3. 处处砧声发:四处响起敲打布料的声音,描绘了人们在夜间忙碌的情景,形成了一种生活的气息。
  4. 星河秋夜深:星空下的秋夜显得格外深邃,表现了宇宙的浩瀚与人生的渺小,给人以哲理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类活动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霜风“惊度”雁,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孤独、思乡和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风:象征寒冷与季节的变迁。
  • :象征离别和思乡。
  • 月露:象征宁静与清晰,代表一种纯洁的美。
  • 砧声:象征劳动与生活的忙碌。
  • 星河:象征浩瀚的宇宙与人类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风”指的是什么季节的特征?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处处砧声发”描述了什么场景?

    • A. 农村的宁静
    • B. 人们的忙碌
    • C. 夜晚的孤独
    • D. 自然的和谐
  3. 诗中的“星河”象征着什么?

    • A. 人生的孤独
    • B. 宇宙的浩瀚
    • C. 自然的美丽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情景,但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在月夜中思乡情愫浓厚,展现了孤独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