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洞灵观》

时间: 2025-01-10 19:10:02

孤烟灵洞远,积雪满山寒。

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

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

明日开金箓,焚香更沐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烟灵洞远,积雪满山寒。
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
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
明日开金箓,焚香更沐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遥远的灵洞,孤烟袅袅,四周被积雪覆盖,山寒气逼人。高高的殿宇被松柏环绕,古老的坛子上长满了莓苔。客人来到这里,夜晚十分悠长,仙人已经渐渐消失在白云之中。明天将要开启金箓,焚香仪式将继续在兰香的氤氲中进行。

注释:

  • 孤烟:孤独的烟雾,形容环境的冷清和遥远。
  • 灵洞:指神秘而幽静的洞穴,常用以象征隐逸或神仙之境。
  • 积雪:堆积的雪,描绘寒冷的景象。
  • 松柏: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长青,寓意长寿和不屈。
  • 莓苔:生长在古坛上的苔藓,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 金箓:道教典籍,象征着神圣的仪式。
  • 焚香:指祭祀或静修时焚烧香料,以求心灵的安宁。

典故解析:

  • 道教文化:整首诗体现了道教的隐逸思想和对于自然的敬畏,诗中的“灵洞”、“金箓”暗示了道教的修行与祭祀文化。
  • 风景描绘: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唐代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属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皇甫冉,生于唐代,著名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隐居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思想的追求,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宿洞灵观》是一首典雅的山水诗,诗中通过描绘孤烟、积雪、松柏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然的崇敬。从“孤烟灵洞远”开篇,便引入了一个神秘而清幽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积雪满山,营造出一种寒冷而清高的意境,松柏凌高殿,象征着坚韧与不屈,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随着夜的深入,孤独感愈加明显,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释然。最后几句“明日开金箓,焚香更沐兰”则转向未来,寄托了诗人对于修行与精神世界的向往,焚香的动作不仅是对神灵的敬仰,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升华。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的崇敬,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孤烟灵洞远: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灵洞,孤烟袅袅,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积雪满山寒:积雪覆盖的山峦,表现出寒冷的环境,增强了孤寂感。
    3. 松柏凌高殿:松柏环绕的高殿,象征着坚韧与长青,体现出一种高洁的境界。
    4. 苔封古坛:莓苔覆盖古坛,暗示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5. 客来清夜久:客人在此夜晚停留,时间的延续显得漫长而清幽。
    6. 仙去白云残:仙人已经渐渐离去,白云残留,表现出对逝去的感慨。
    7. 明日开金箓:预示着明天的仪式,将要开启神圣的金箓。
    8. 焚香更沐兰:焚香的过程寓意对于清香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烟”比喻孤独的状态。
    • 对仗:如“积雪满山寒”与“松柏凌高殿”形成了对仗。
    • 拟人:如“仙去白云残”,赋予白云以生命。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孤烟:象征孤独与清冷,体现出诗人的隐逸情怀。
  • 积雪:象征寒冷与静谧,增添了诗的冷峻感。
  • 松柏:象征坚韧与长青,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 莓苔:象征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流逝。
  • 金箓:象征神圣的仪式,代表修行与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烟”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寂寞
    • B. 欢乐
    • C. 忧愁
    • D. 富贵
  2. “明日开金箓”中的“金箓”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香料
    • B. 道教的典籍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食物
  3. 诗中提到的“莓苔”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生命
    • C. 历史的沉淀
    • D. 财富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
  2. 李白《夜泊牛津》
  3.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山水之美,但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
  • 李白的《夜泊牛津》则通过描写夜晚的孤独,表达了对自由与人生的思考,与《宿洞灵观》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道教文化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