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绪剡中
不见关山去,何时到郯中。
已闻成竹木,更道长儿童。
篱落云常聚,村墟水自通。
朝朝忆玄度,非是对清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王绪的送别之情。诗人感叹道,无法看到远方的关山,不知何时才能到达郯中。他已经听说了那里的竹子和树木,却又提到那里有很多孩子在长大。篱笆旁的云彩常常聚集,村庄与水流自然相通。每天都在回忆玄度(指与朋友的情谊),这并不是仅仅面对清风而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关山:指险峻的山岭,象征离别的遥远。
- 郯中:指郯城县,王绪的去处。
- 成竹木:指竹子和树木的生长,意味着自然景物的变化。
- 长儿童:意指很多孩子长大成人,暗含人事的变迁。
- 篱落:指农田边缘的篱笆。
- 玄度:可能指作者与王绪之间的深厚情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无直接典故,但涉及对友人去处的思念,反映古代文人常有的送别传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作著称。他的作品多以送别、思乡等主题为主,展现其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王绪出行之际,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送王绪剡中》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诗的开头用“不见关山去”一句,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前途的惆怅与无奈,仿佛关山阻隔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暗示了离别的苦楚。接着提到“何时到郯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行程的关心与担忧。
“已闻成竹木,更道长儿童”则展现了自然与人事的交替,竹木的生长和孩子们的成长共同指向时间的流逝,暗示着诗人对人世变化的感慨。此外,篱落与水的意象,既是对乡村生活的描绘,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最后一句“朝朝忆玄度,非是对清风”,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清风虽好,但不及友情的珍贵。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中蕴含深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见关山去:无法见到遥远的山川,象征离别的无奈。
- 何时到郯中:对友人去向的关心与期盼。
- 已闻成竹木:听说郯中自然景物的变化。
- 更道长儿童:孩子们的成长,寓意岁月的流逝。
- 篱落云常聚:描写乡村的自然景象,传达一种宁静之美。
- 村墟水自通:村庄与水相连,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 朝朝忆玄度:每日思念友人,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 非是对清风:友情的珍贵,超越了自然之美。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关山”比喻离别的遥远。
- 拟人:描述“篱落云常聚”,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呈现出工整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情与离别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和思念,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山:象征遥远的距离与离别的痛苦。
- 竹木: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变化。
- 儿童:象征时间的推移与人生的无常。
- 云:象征着流动与变化,带来一种自然的灵动感。
- 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郯中”是指哪个地方?
A. 关山
B. 郯城县
C. 村墟 -
诗人对王绪的情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句中?
A. 不见关山去
B. 朝朝忆玄度
C. 已闻成竹木 -
诗中提到的“篱落云常聚”主要描绘了什么?
A. 乡村的安宁与自然的和谐
B. 诗人的孤独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同样表现送别情感,情深意切。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描绘友人离别,充满豪情。
诗词对比:
《送王绪剡中》与《送友人》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前者更多地融入了自然元素,后者则更强调个体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