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初冬云林邀同家霞仙龙爪槐看菊,过陶然亭望西山》
时间: 2025-01-26 05:27: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人邀我,城南访菊,已过黄花时节。
更从何处问秋芳,见一路霜林残叶。
蒹葭阁下,陶然亭外,剩有寒芦如雪。
冷烟薄雾淡斜阳,望不见西山重叠。
白话文翻译:
老朋友邀请我去城南看菊花,但已经过了黄花的时节。
那么,我该从哪里去寻找秋天的芳香呢?只看到满路的霜林和残叶。
在蒹葭阁下,陶然亭外,还有寒芦像雪一样洁白。
薄薄的冷烟和淡淡的雾气笼罩着斜阳,让我望不见重叠的西山。
注释:
- 邀我: 邀请我。
- 城南: 指城市南边的地方。
- 黄花时节: 指秋天菊花盛开的季节。
- 霜林残叶: 秋天霜降后,树林中的落叶。
- 蒹葭: 芦苇的一种,常见于水边。
- 陶然亭: 古代的一个著名亭子,常作为游览之地。
- 寒芦如雪: 寒风中的芦苇,白色的雪与芦苇的对比。
- 冷烟薄雾: 指天气寒冷时产生的烟雾。
- 斜阳: 夕阳西下时的阳光。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顾太清,清代诗人,字明之,号雪斋,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初冬时节,反映了诗人应邀出游的感受,虽已过菊花时节,但仍然寄托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鹊桥仙》展现了清代诗人顾太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整首诗以“访菊”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在初冬时节的失落与惆怅。初冬的寒意渗透在每一个意象中,诗人通过“霜林残叶”描绘了秋天的余韵,反衬出冬天的萧条。这里的“寒芦如雪”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一种孤寂与清冷的情感。
诗中“冷烟薄雾淡斜阳”将视角引向了远方的西山,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渴望和对昔日景致的追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诗人虽然在游览中,但内心的感受却是孤独的,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故人邀我,城南访菊: 老朋友邀请我去城南看菊花,暗示了一种亲密关系。
- 已过黄花时节: 提醒我们菊花的最佳观赏期已经过去,营造出一种错过的遗憾。
- 更从何处问秋芳: 诗人无从再寻找秋天的芳香,表达了一种失落感。
- 见一路霜林残叶: 看到满路的霜林和残叶,体现了季节的苍凉。
- 蒹葭阁下,陶然亭外: 描述了游览的地点,营造出清幽的自然环境。
- 剩有寒芦如雪: 寒芦的白色与雪相似,突出冬天的寒冷。
- 冷烟薄雾淡斜阳: 描绘了柔和的冬日阳光,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 望不见西山重叠: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失落与孤独感,无法看到远方的美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 “寒芦如雪”比喻寒冷的芦苇,营造出清冷的意境。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初冬自然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菊花: 象征着坚贞和高洁,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
- 霜林: 代表着秋天的凋零与孤寂。
- 寒芦: 寒冷的芦苇象征着冬季的冷清。
- 西山: 远方的西山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与 unreachable 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此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顾太清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a) 春
b) 夏
c) 冬 -
“寒芦如雪”中的“寒”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寒冷
c) 快乐
答案: 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思乡之情。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探讨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
诗词对比:
- 比较顾太清与李白的自然诗,顾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表现,而李白的诗则更加豪放与奔放。两者在描绘自然的方式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理论与实践》
- 《顾太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