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柬恽南田索画》
时间: 2025-01-27 03:24: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柬恽南田索画
作者: 徐喈凤 〔清代〕
蓉菊开时,曾叩竹逢君他出。
见深巷鸡鸣犬吠,柳疏桑密。
对使漫留渔网纸,传言耑乞狸毛笔。
想秋深染就万松图,云林匹。
贫不羡,千株漆。
寒只爱,三冬日。
倘速邮名画,疗饥如栗。
挂壁卧看云满屋,题诗定拟烟生术。
悔生平癖好欲医之,将何术。
白话文翻译:
在蓉菊盛开的季节,我曾经敲竹子拜访您。
看到深巷里鸡鸣犬吠,柳树稀疏,桑树茂密。
我对着渔网纸漫无目的地留连,听说有人求画狸毛笔。
想象着在秋深时节,染就万松的画,云雾缭绕。
我虽贫穷却不羡慕千株漆树。
我只喜欢寒冷的三冬时光。
如果能迅速邮寄名画,那将像栗子一样治愈我的饥渴。
挂在墙壁上,躺着看云满屋,题诗时一定会用烟雾生出术法。
我悔恨自己一生的癖好想要医治,却不知该用什么办法。
注释:
- 蓉菊:指的是莲花和菊花,象征高洁、淡雅的品格。
- 叩竹:敲竹子,古人表示拜访的方式。
- 鸡鸣犬吠:形容乡村宁静的早晨。
- 渔网纸:指用来绘画的纸张。
- 狸毛笔:一种用狸毛制作的毛笔,象征画笔之精致。
- 万松图:描绘千松的画作,表示对自然的向往。
- 寒只爱,三冬日:喜欢寒冷的冬日,表现对冬季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喈凤(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才情与画艺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常表现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徐喈凤与友人交往之际,表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画作的渴望和心灵的寄托。
诗歌鉴赏:
《满江红 柬恽南田索画》是一首生动、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对蓉菊盛开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象征着新的开始。接着,他通过描绘乡间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亲切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尤其是“鸡鸣犬吠”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乡村的晨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在对艺术的渴望上,作者用“对使漫留渔网纸”表达了对创作的执着,以及在艺术面前的无奈与渴求。他想要用画笔描绘出“万松图”的壮丽,却又感到贫穷的自己无力实现这一愿望,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全诗的结尾,作者提到“悔生平癖好欲医之,将何术”,既是对自己艺术癖好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这种感情的复杂性,增强了诗的深度,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蓉菊开时,曾叩竹逢君他出。
- 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
-
见深巷鸡鸣犬吠,柳疏桑密。
- 乡村清晨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
对使漫留渔网纸,传言耑乞狸毛笔。
- 诗人对绘画的渴望与对艺术的追求。
-
想秋深染就万松图,云林匹。
- 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及理想的追求。
-
贫不羡,千株漆。
- 表现出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
-
寒只爱,三冬日。
- 表达了对寒冬的热爱,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
倘速邮名画,疗饥如栗。
- 对艺术的渴望如同对美食的渴望,形象而生动。
-
挂壁卧看云满屋,题诗定拟烟生术。
- 诗人在作品中寻找灵感与寄托,表达出艺术与生活的交融。
-
悔生平癖好欲医之,将何术。
- 反思自己对艺术的执着,感到无可奈何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疗饥如栗”,比喻艺术对灵魂的滋养。
- 对仗:如“贫不羡,千株漆”,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挂壁卧看云满屋”,赋予静物以人的行为与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艺术与自然”的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同时反映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蓉菊:象征美好、高洁的情感。
- 鸡鸣犬吠: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自然风光。
- 渔网纸:与创作相关,象征艺术追求的载体。
- 万松图:自然的壮丽与理想的象征。
- 寒冬:代表诗人的精神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鸡鸣犬吠”主要描写了什么?
A. 城市生活
B. 乡村宁静
C. 自然灾害
D. 战争场景 -
“倘速邮名画,疗饥如栗”这句表达了什么?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艺术的渴望
C. 对美食的渴望
D. 对友情的渴望 -
“挂壁卧看云满屋,题诗定拟烟生术”中,诗人想要表达什么?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C. 对亲友的思念
D. 对家乡的怀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与本诗,都是对自然与亲情的描绘,但杜甫更侧重于家国情怀,而徐喈凤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艺术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为《满江红 柬恽南田索画》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