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中听鸡犬,不见有人家。
野水侵官道,山云惹客衣。
白话文翻译:
在云中可以听到鸡犬的叫声,却看不到一个人家。野外的水流侵蚀了官道,山间的云雾打湿了旅人的衣服。
注释:
字词注释:
- 鸡犬:指的是鸡和狗,常常用来代表普通人家的生活声响。
- 不见:看不见,说明周围环境的荒凉和无人居住。
- 野水:自然的溪水或河流,未经过人工修建。
- 侵官道:侵蚀了官道,指水流淹没或破坏了官方道路。
- 山云:山中的云雾,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 惹客衣:弄湿了旅客的衣服,表明天气潮湿。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鸡犬”与“人家”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人间喧嚣的思考与向往。唐代诗人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也有类似的意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情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人交往频繁之时,诗人可能是在游历西山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人世的喧嚣,因而作此诗以表达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西山》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情感。诗的开头“云中听鸡犬,不见有人家”呈现出一种声音与视觉的对比,鸡犬的叫声让人感到生活的气息,但随即又因“看不见人家”而显得格外孤寂。这种矛盾的情感引发读者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在自然的宁静中,反衬出人世的喧嚣和渺小。
接下来的“野水侵官道,山云惹客衣”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无情的自然力量。水流对官道的侵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山中的云雾则笼罩着旅人,让人感受到一丝沉重的压力。整体来看,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中听鸡犬:意味着在高处的云层中,耳边传来鸡犬的叫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面。
- 不见有人家:尽管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人,表现出一种萧条的意境。
- 野水侵官道:自然的水侵蚀了道路,象征着自然与人类建设的对立。
- 山云惹客衣:山中的云雾让旅人的衣服沾湿,暗示着旅途的艰辛和不易。
修辞手法:
- 对比:鸡犬的叫声与无人家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孤独感。
- 拟人:山云“惹”衣,赋予自然以情感,生动形象。
- 意象:自然景象如野水、山云等,构成诗的主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喧哗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犬:象征着人间的烟火气,代表日常生活。
- 野水:自然力量的象征,暗示生命的流动。
- 山云:代表高远与神秘,营造出诗的空间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鸡犬”象征什么?
- A. 乡村生活
- B. 战争
- C. 自然灾害
-
诗中“山云惹客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沉重
- C. 忧伤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自然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洪朋的《西山》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孤独感与思考,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洪朋诗集相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