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作者: 蔡伸 〔宋代〕
花冠鼓翼东方动。
兰闺惊破辽阳梦。
翠被小屏山。
晓窗灯影残。
并头双燕语。
似诉横塘雨。
风雨晓寒多。
征人可奈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描写了东边的花儿在春风中摇曳,似乎在鼓动着翅膀。兰闺中的女子被这动人的景象惊醒,打破了她在辽阳的美梦。翠色的被子盖在小屏风上,清晨的窗子旁,灯影已经残存。并排的双燕在低语,似乎在诉说着横塘的细雨。风雨交加,早晨的寒气更显得浓重,远方的征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注释
- 花冠:指花的冠状部分,象征春天的来临。
- 鼓翼:形容花儿像在翅膀般摇动,给人以生机。
- 兰闺:指女子的闺房,兰花象征高雅。
- 辽阳梦:辽阳是地名,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冲突。
- 翠被:绿色的被子,象征青春与生机。
- 横塘雨:指春雨,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 征人:远行的人,象征思乡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伸,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菩萨蛮》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离别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蔡伸的这首《菩萨蛮》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诗的开头用“花冠鼓翼”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接着,通过“兰闺惊破辽阳梦”的描写,表达了女子在梦中被惊扰的情感,展现了梦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在诗的中段,“翠被小屏山”和“晓窗灯影残”的描写,突出了生活的细节,仿佛让人感受到晨曦的温暖与宁静,但又透出一丝孤独和惆怅。“并头双燕语”则用双燕的对话,象征着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然而接下来的“似诉横塘雨”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心情。
最后两句“风雨晓寒多,征人可奈何”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征人面临的无奈与无助,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爱情和人生的感慨,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冠鼓翼东方动:春天的花在东风中轻轻摇摆,象征着生机。
- 兰闺惊破辽阳梦:女子在梦中被惊醒,打破了美好的幻想。
- 翠被小屏山:绿色的被子盖在小屏风上,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晓窗灯影残:清晨的窗边,灯光已经暗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并头双燕语:双燕并排低语,象征恋人间的亲密。
- 似诉横塘雨:燕子似乎在诉说春雨的细腻,带有淡淡的忧伤。
- 风雨晓寒多:清晨的寒冷与风雨交加,增添了诗的凄凉感。
- 征人可奈何:远行的人无能为力,表达对离别的无奈和惆怅。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花冠鼓翼”)、拟人(如“并头双燕语”)、对仗(如“风雨晓寒多”)等修辞手法,增添了诗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的冲突,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远方征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春天与希望。
- 兰闺:代表优雅与思念。
- 双燕:象征恋爱与亲密关系。
- 风雨:传达离别的忧伤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花冠鼓翼”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朵
- B. 风的声音
- C. 夜晚的星星
-
“兰闺惊破辽阳梦”中的“辽阳梦”象征了什么?
- A. 美好的幻想
- B. 惨痛的回忆
- C. 未来的希望
-
此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开心
- B. 忧伤
- C. 愤怒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蔡伸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内容上均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表达,但蔡伸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词话》:对宋代词人的研究与分析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蔡伸的《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