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师鲁谪富水》

时间: 2025-01-27 03:08:57

朝见谏臣逐,暮章从谪官。

附炎人所易,抱义尔惟难。

宁作沈泥玉,无为媚渚兰。

心知归有日,时向斗牛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师鲁谪富水》 梅尧臣

朝见谏臣逐,暮章从谪官。
附炎人所易,抱义尔惟难。
宁作沈泥玉,无为媚渚兰。
心知归有日,时向斗牛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早晨见到谏言的臣子被驱逐,晚上又见到被贬的官员。依附权贵的人容易,保持正义却非常困难。宁愿做那沉沦泥土中的美玉,也不愿意去讨好那些水边的兰花。心中明白总有一天能够回归,正如天上星斗的轮回一样。

注释:

  • 谏臣:指直言劝谏的官员。
  • :被驱逐。
  • 谪官:被贬的官员。
  • 附炎:依附于权贵。
  • 抱义:保持正义。
  • 沈泥玉:指美玉沉入泥土,象征失去名望。
  • 媚渚兰:指迎合水边的兰花,象征迎合权贵。
  • 斗牛:指天上的星斗,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鲁山,宋代诗人。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常以咏怀、咏物为主题,表达个人情感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诗人目睹了许多忠臣被贬的现象,内心充满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坚持。

诗歌鉴赏:

《闻师鲁谪富水》是一首充满忧思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忠臣被贬、正义难存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突出忠臣的无奈与附和者的容易,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前两句描绘了早晨与傍晚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变幻无常。紧接着,诗人用“宁作沈泥玉,无为媚渚兰”展现了他宁愿保留高洁的品质而不愿低头讨好的坚定态度。结尾的“心知归有日,时向斗牛看”则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尽管眼前困境重重,但心中始终不忘归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见谏臣逐:早晨看到直言的官员被驱逐,反映出对忠臣的惋惜。
  2. 暮章从谪官:傍晚又见到被贬的官员,显示出政治的黑暗和不公。
  3. 附炎人所易:依附权贵的行为是容易的,揭示了社会的丑陋。
  4. 抱义尔惟难:保持正义的品格却是艰难的,体现了诗人的无奈。
  5. 宁作沈泥玉:宁愿做埋没在泥土中的美玉,象征高洁的志向。
  6. 无为媚渚兰:不愿意迎合那些流俗的权贵,表现了诗人的坚贞。
  7. 心知归有日:虽然困境重重,但内心深处仍然相信会有归来的那一天。
  8. 时向斗牛看:借用星斗的变化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蕴含了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与比喻等修辞手法。前两句通过对比显示出忠臣与权贵之间的矛盾,后面的比喻“沈泥玉”和“媚渚兰”则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谏臣:象征忠诚与正义。
  • 谪官:代表被压迫的理想者。
  • 沈泥玉:象征高洁的理想被淹没。
  • 媚渚兰:象征迎合与谄媚。
  • 斗牛: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归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闻师鲁谪富水》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沈泥玉”象征什么?
    A. 迎合权贵
    B. 忠诚与高洁
    C. 失去名望
    D. 归隐山林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忠臣被贬的无奈与坚持
    C. 生活的快乐
    D. 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 张若虚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梅尧臣更加突出了对忠臣的惋惜,而杜甫则强调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下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个人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