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都下二三子失举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36: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翘翘数子拔群伦,
落笔文章妙有神。
清世暂时藏琬琰,
红尘终不卧麒麟。
淹留京国三年客,
牢落江河一病身。
得丧穷通虽付命,
双眸忍泪已沾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几位才俊的赞美与怀念。他们在文学上卓尔不群,笔下的文章如同神灵般出色。虽然在清明的世道中,才华暂时被埋没,但在红尘之中,他们绝不会安于平庸。诗人自己在京城滞留了三年,身心俱疲,病痛缠身。尽管成败得失皆由命运决定,但眼泪已忍不住沾湿了手巾。
注释:
- 翘翘:形容优秀、出众。
- 数子:指几位年轻才俊。
- 拔群伦:超越众人。
- 琬琰:美玉,象征才华。
-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人杰。
- 淹留:滞留,停留。
- 牢落:困顿,受困于某种境地。
- 得丧穷通:成败与贫富皆由命运安排。
- 沾巾:泪水湿了手巾,表示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他的诗风简练而富有哲理,常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令在京城生活期间,表现了他对同辈才俊的钦佩,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命运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期待与压力。
诗歌鉴赏:
《寄都下二三子失举二首》是王令对同道中人的寄托与反思。诗中通过对年轻才俊的描写,表达了对他们才华的赞美,显示了诗人对文人理想的追求。首句“翘翘数子拔群伦”便直接点明了主题,展现了对这些才子的仰慕。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个人的经历,诗人以“淹留京国三年客”自称,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和对理想未遂的失落。
整首诗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同伴的前途相联系,突出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感。特别“得丧穷通虽付命,双眸忍泪已沾巾”一句,体现了对命运的接受与对未来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刻。总的来看,诗歌不仅是一种对才子的赞美,更是对自我命运的思考,深刻反映了当时文人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理想的矛盾心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翘翘数子拔群伦:称赞几位年轻才俊,意为他们出众卓尔。
- 落笔文章妙有神:他们的作品极具才华,几乎像是神灵写成。
- 清世暂时藏琬琰:在清明的世道中,才华得不到施展。
- 红尘终不卧麒麟:即使在尘世中,他们也不甘安于平庸。
- 淹留京国三年客:自己在京城滞留三年,身为客人。
- 牢落江河一病身:因生活在江河边,身体也因此受困。
- 得丧穷通虽付命:成败得失皆是命运安排。
- 双眸忍泪已沾巾:眼泪忍不住流下,已湿了手巾,表达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世暂时藏琬琰,红尘终不卧麒麟”,通过比喻强调才华未被充分展现。
- 对仗:全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排比:使用“得丧穷通虽付命”加深了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才俊的赞美与对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翘翘:象征出众的才华与品德。
- 琬琰:象征隐藏的美好才华。
- 麒麟:象征卓越与理想的境界。
- 泪水:象征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翘翘”指的是: A. 他们的外貌
B. 他们的才华
C. 他们的性格
D. 他们的地位 -
“双眸忍泪已沾巾”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愤怒
C. 悲伤
D. 疲惫 -
诗中提到的“麒麟”象征着: A. 财富
B. 平庸
C. 卓越
D. 忍耐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王令的诗在情感表达上更显内敛与细腻,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王令的诗通过对同伴才华的赞美和自身处境的反思,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李白则通过饮酒作乐,直接抒发对人生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令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