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魏三十七》

时间: 2025-01-11 06:00:55

静里寒香触思初,开缄忽见二琼琚。

一吟丽可风流极,没得弘文李校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静里寒香触思初,
开缄忽见二琼琚。
一吟丽可风流极,
没得弘文李校书。

白话文翻译:

在静谧中,寒香触动了我的思绪,
打开信封,忽然看见两块美玉。
一吟诗句之美,风流韵致无可比拟,
却没有弘文馆的李校书那样的才华。

注释:

  • 静里:指安静的环境中。
  • 寒香:寒冷的香气,指梅花等冬季花卉的香味。
  • 触思初:触动了我的思绪,初次产生的想法。
  • 开缄:打开信封。
  • 琼琚:美玉,这里比喻美好的诗句。
  • :吟唱、吟咏。
  • :美丽、优雅。
  • 风流极:风流韵致到了极点。
  • 弘文:指弘文馆,李校书是著名文人,意指才华横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群玉,唐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其诗风清丽,常融入细腻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文人墨客间交流频繁之时,诗人通过书信往来,表达对友人(魏三十七)的思念和钦佩之情。

诗歌鉴赏:

《酬魏三十七》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开篇以“静里寒香触思初”引入,诗人置身于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冬日梅花的清香,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思绪。这种清香不仅是自然的美,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接着,诗人打开信件,看到美玉般的诗篇,隐喻着友人的才华与灵感,使他倍感欣喜。

“一吟丽可风流极”一句,诗人对友人诗作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表达出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向往。然而,归根结底,诗人意识到自己与李校书(即李贺)之间的差距,感慨自身的才华未能达到那样的高度,表现出一丝自谦与敬仰之情。

整首诗在意境上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唐代文人间的友谊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静里寒香触思初:在安静的环境中,梅花的寒香触动了我对诗歌的初步思考。
  2. 开缄忽见二琼琚:打开信封,突然看到两块美玉,象征着美丽的诗句。
  3. 一吟丽可风流极:吟唱出这优美的诗句,仿佛达到了风流的极致。
  4. 没得弘文李校书:但相比于李贺这样的才子,我的才华却显得微不足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句比作美玉,突显其珍贵与优雅。
  • 对仗:如“寒香”与“思初”,形成对称,增强韵律感。
  • 反衬:通过与李校书的对比,突出诗人自谦的态度。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友情的珍贵以及对才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才能的反思与谦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香:象征纯洁与清新,常与梅花相关,寓意高洁的情操。
  • 琼琚:象征美好与珍贵,表达诗作的价值。
  • :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面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作的赞美?
    A. 静里寒香触思初
    B. 一吟丽可风流极
    C. 没得弘文李校书

  2. 诗中的“琼琚”指代什么?
    A. 美玉
    B. 书信
    C. 诗篇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贺的《梦天》相比,两者同样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李贺更为奔放,而李群玉则显得更加内敛与谦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