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

时间: 2025-01-26 04:42:55

烟景淡濛濛,池边微有风。

觉寒蛩近壁,知暝鹤归笼。

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

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景淡濛濛,池边微有风。
觉寒蛩近壁,知暝鹤归笼。
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
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

白话文翻译

烟雾弥漫的景色显得模糊朦胧,池塘边微微吹来一阵凉风。
听到寒蝉在墙边鸣叫,知道天色已暗,白鹤也回到了栖息的地方。
人的容貌随着年华的流逝而改变,衰老的情感与周围的事物一样逐渐消逝。
夜里霜厚霜薄,梨树的叶子一半已经低垂,泛出微红的色彩。

注释

  • 烟景:指烟雾弥漫的景象,形容秋天的景色。
  • :即鸣蝉,秋天的代表性声音。
  • 知暝:知道天色已暗,暗示时间的流逝。
  • 长貌:指人的容貌。
  • 衰情:指衰老的情感。
  • 梨叶:梨树的叶子,象征着秋天的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著称,题材广泛,涵盖政治、生活、爱情等方面,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创作背景

《秋晚》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间正值秋季,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秋晚》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与人生无常的思考。开头两句“烟景淡濛濛,池边微有风”,描绘了一个模糊而宁静的秋晚景象,给人一种轻柔、恬淡的感觉。随着“觉寒蛩近壁,知暝鹤归笼”的转折,诗人将视线从自然景色转向了生命的变化,寒蝉的鸣叫和白鹤的归巢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结束。接下来的两句“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则更为直接地探讨了人随年岁增长而变化的容貌与情感,令人感到一种无奈和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则以梨叶的状态反映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脆弱,给人以视觉和情感的双重冲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景淡濛濛:描写秋天的朦胧景色,给人一种模糊的美感。
  2. 池边微有风:微风轻拂,增添了秋晚的宁静氛围。
  3. 觉寒蛩近壁:听到寒蝉的声音,暗示着秋天的来临。
  4. 知暝鹤归笼:天色已暗,白鹤归巢,象征着归属与安宁。
  5. 长貌随年改: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容貌改变,感叹岁月无情。
  6. 衰情与物同:衰老的情感与周围事物的凋零相伴而生。
  7. 夜来霜厚薄:夜晚的霜冻有厚有薄,象征着变化无常。
  8. 梨叶半低红:梨树叶子低垂,泛红,象征着秋天的凋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梨叶半低红”比喻自然界的变化与衰败。
  • 拟人:寒蝉与白鹤似乎具有人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的感受。
  • 对仗:如“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展现了诗的工整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衰老的思考。诗人以自然景象反映人生的无常,增添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景:象征朦胧与不确定。
  • 寒蛩:代表秋天的萧瑟与孤独。
  • 白鹤:象征归属与安宁。
  • 梨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更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晚》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蛩”指的是: A. 蟋蟀
    B. 蝉
    C. 白鹤

  3.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作品,同样描写秋天的景色与情感。
  • 《月夜忆舍弟》:王维的诗,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秋晚》 vs 《秋夕》: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情景,但《秋晚》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秋夕》则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