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

时间: 2025-01-11 14:44:17

春生何处暗周游?

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白话文翻译:

春天生于何处而暗中游荡?在海角天涯之际,万事都已开始休息。
先让和风送来消息,又让啼鸟传达来由。
在长河的岸边展现草色,点缀着花房和小树的顶部。
如果你回到故乡,应该寻找我,来传达我在江州的沦落。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生:春天的生机。
  • 何处:哪里。
  • 暗周游:暗中游荡、游走。
  • 海角天涯:形容遥远的地方。
  • 和风:和煦的春风。
  • 啼鸟:鸣叫的小鸟。
  • 草色:春天草木的颜色。
  • 长河畔:长河的岸边。
  • 花房:花丛。
  • 沦落:指身处困境或失意的状态。

典故解析:

“江州”是指白居易曾任职的地方,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己际遇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风通俗易懂、关注民生而广受欢迎。他的诗歌涵盖了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是唐诗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春生》写于白居易晚年,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己身世的思索。

诗歌鉴赏:

《春生》是一首描绘春天气息的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的开头通过“春生何处暗周游”,引发了读者对春天来源的思考,表达了春天如同游子般自由而游荡的感觉。接着,诗中提到“海角天涯遍始休”,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万物复苏之时,似乎一切都在休憩中悄悄生长。

在后面的句子中,“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通过和风与啼鸟的传达,使春天的到来显得生动而形象。这种拟人化的表达,不仅让春天显得更为亲切,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蓬勃。

后半部分描绘了草色在长河岸边的景象以及花丛中小树的点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这一句表露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己身处困境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整首诗在表现春天美景的同时,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与未来的思索,发人深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生何处暗周游?
    表达了春天的来源和游荡状态,暗示春天悄然而至。

  2. 海角天涯遍始休。
    描绘春天的气息已经扩展到四面八方,万物开始复苏。

  3. 先遣和风报消息,
    通过和风的传递,暗示春天的到来。

  4. 续教啼鸟说来由。
    啼鸟的鸣叫进一步传递春天的消息,增添了生动感。

  5. 展张草色长河畔,
    描绘春天草色的生长,展现自然的美丽。

  6. 点缀花房小树头。
    进一步描写春天的景象,生动而细腻。

  7. 若到故园应觅我,
    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8. 为传沦落在江州。
    透露出诗人自己的失意与沦落,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拟人:春天的和风与啼鸟被赋予了传递消息的能力,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海角天涯”和“草色长河”,形成了优美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人情的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和风:代表温暖与亲切。
  • 啼鸟:象征着生命的唤醒与活力。
  • 草色: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繁荣。
  • 故园:象征着归属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生何处暗周游”意指:
    A. 春天的到来
    B. 春天的游荡
    C. 春天的来源
    D. 春天的美丽

  2. “海角天涯遍始休”表现了什么?
    A. 春天的气息扩展
    B. 春天的结束
    C. 自然的静谧
    D. 人的思念

  3.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如何?
    A. 失望
    B. 赞美
    C. 思念
    D. 忘却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孟浩然《春晓》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对比白居易的《春生》与杜甫的《春望》,前者更为细腻、生动,关注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后者则更显沉郁,关注国事与个人命运。两者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生活背景。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