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不羡花
作者: 刘商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惆怅朝阳午又斜,
剩栽桃李学仙家。
花开花落人如旧,
谁道容颜不及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惆怅和对美好事物的淡然态度。诗人站在朝阳下,看到阳光已经斜照,感到一阵忧伤。虽然自己仍在栽种桃李,试图模仿仙人的生活,但不管花开花落,人还是和以前一样。谁说人的容颜不如花朵呢?
注释:
- 惆怅:忧伤、失落的情绪。
- 朝阳:早晨的阳光,象征希望与新生。
- 午又斜:指太阳到了中午,光线渐倾斜,暗含时间流逝。
- 剩栽桃李:仍在种植桃树和李树,象征追求美好生活。
- 学仙家:模仿隐士、仙人的生活,追求一种超然的境界。
- 花开花落: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 容颜:人的外貌,诗中与花朵相比较。
典故解析:
诗中所提到的“仙家”,指的是追求道教理想生活的人,隐士通常选择与世隔绝,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而桃李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富贵与繁荣的象征,种植它们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诗句中提到的花开花落,隐喻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商,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矛盾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不羡花》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思的诗。诗人在朝阳下的惆怅,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考。他用“剩栽桃李”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执念,但内心却又难以忘怀人生的无常。诗中“花开花落人如旧”一语,直指人生的变迁与外貌的无奈,诗人以花喻人,揭示了人对美丽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尾“谁道容颜不及花”,则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容颜的美丽终究抵不过心灵的丰盈。整首诗在清丽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中,传递出对生命的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惆怅朝阳午又斜: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内心的忧伤。
- 剩栽桃李学仙家:表达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借用桃李象征美好。
- 花开花落人如旧:对比花的生命与人类的坚持,感慨人生的无常。
- 谁道容颜不及花:反思外貌的价值,强调内心的美与丰富。
-
修辞手法:
- 比喻:花与人相提并论,强调生命的无常与美的追求。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形成强烈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内心的美与精神的追求,超越了表面的容颜。
意象分析:
- 桃李:象征繁荣、美好生活。
- 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朝阳: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带有时间流逝的暗示。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李”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生活
C. 伤感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与思考
C. 愤怒 -
诗的最后一句“谁道容颜不及花”表达了什么观点?
A. 人的容颜是最重要的
B. 内心的美比外表更重要
C. 花的美丽是短暂的
-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诗词对比:
- 比较《不羡花》与李白的《将进酒》,后者更强调人生的豪情与放纵,而刘商的诗则更为内敛与细腻,反映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