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一日湖中望西山有感》

时间: 2025-01-27 03:32:17

西山青处近家乡,先世衣冠正此藏。

明日千门俱祀岁,坟前谁拜一炉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山青处近家乡,
先世衣冠正此藏。
明日千门俱祀岁,
坟前谁拜一炉香。

白话文翻译:

西山的青色就在我家乡附近,
先人的衣冠就埋藏在这里。
明天千家万户都在祭祀迎接新年,
但在坟前又有谁来为先人点一炉香呢?

注释:

  • 西山:指的是作者家乡附近的山,象征着故乡的亲切和思念。
  • 青处:青色的地方,形容山的青翠。
  • 先世:指的是祖辈或先人。
  • 衣冠:传统服饰,象征着先人的地位和身份。
  • 明日:指的是除夕的第二天,即新年。
  • 千门俱祀岁:千家万户都在祭祀迎接新年,描绘了热闹的节日气氛。
  • 坟前:指的是先人的墓地。
  • 一炉香:祭祀时点燃的香,象征着对先人的追思和敬仰。

典故解析:

“千门俱祀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节日的重视,尤其是对祖先的崇敬。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进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感恩。而“坟前谁拜一炉香”则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传统习俗的淡漠,带有一丝忧虑和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以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常借景抒怀,表达对家乡和先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除夕前夕,正值年末,诗人回望故土,感受到对先人的怀念与对传统的思考,反映了对家庭和先人祭祀的重视与对现代生活中传统习俗被忽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西山不仅是地理上的标志,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诗人对先人的敬仰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中的“千门俱祀岁”描绘了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祭祀场景,热闹而温馨,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祖先的崇敬。然而,诗人在最后一句中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在这种热闹背后,真正有多少人会在坟前为先人点香呢?这不仅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忧虑,还揭示了现代人对历史和先人的忽视。整首诗通过对比,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美丽意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反思。这种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使得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抒情,更是一种对时代变迁的深刻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山青处近家乡”:诗人首先介绍了西山的自然景色,表明了自己与家乡的亲近。
    • “先世衣冠正此藏”:提到先人的衣冠埋藏于此,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
    • “明日千门俱祀岁”:描绘了除夕夜的热闹气氛,体现了传统习俗。
    • “坟前谁拜一炉香”:反映了对传统祭祀的忧虑,令人深思。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了和谐的韵律。
    • 借景抒情:通过对西山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和先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传统祭祀的描写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探讨了对先人的敬仰与现代人对传统习俗的漠视,传达出对历史的深切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关切。

意象分析:

  • 西山:象征故乡和记忆,承载着对家乡的思念。
  • 衣冠:代表先人的身份和地位,唤起对历史的追思。
  • 千门:象征着人们对节日的热情和对传统的尊重。
  • 一炉香:象征祭祀活动,代表着对先人的悼念和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山”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先人的衣冠
    • C. 家乡的亲切
    • D. 传统习俗
  2. 诗人对传统祭祀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忽视
    • C. 反思
    • D. 讽刺
  3. “千门俱祀岁”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春天的景象
    • B. 除夕的祭祀
    • C. 秋天的丰收
    •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忧虑。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诗词对比:

  • 姚勉《除夕前一日湖中望西山有感》王维《鹿柴》
    • 两首诗均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姚勉更侧重于对传统的反思,而王维则在宁静的山水中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除夕前一日湖中望西山有感》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