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十咏·看蚕娘子得几许》

时间: 2025-01-27 03:30:45

流莺前身织丝女,犹抛金梭学机杼。

隔窗娇唤看蚕姑,娘子看蚕得几许。

今年蚕悭熟处稀,采余桑叶青满枝。

一年养蚕四番熟,安得长似开元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流莺前身织丝女,犹抛金梭学机杼。
隔窗娇唤看蚕姑,娘子看蚕得几许。
今年蚕悭熟处稀,采余桑叶青满枝。
一年养蚕四番熟,安得长似开元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窗前看蚕的女子,她的前身可能是流莺,正忙着织丝,抛下金梭学习机杼的技艺。她隔着窗户娇声呼唤旁边的蚕姑,询问今年的蚕收成如何。今年的蚕因气候原因生长稀少,剩下的桑叶依然青翠满枝。一年养蚕四次,怎能像开元年间那样丰收呢?

注释

  • 流莺:指的是一种鸟,象征美丽,常用来比拟女子。
  • 金梭:织布用的工具,象征织女的勤劳。
  • 看蚕姑:看蚕的人,代表传统的女性角色。
  • 悭熟:指蚕的成熟程度,悭代表稀少。
  • 开元时:指唐代开元年间,经济繁荣,蚕丝生产兴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关注民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尤其擅长描绘农村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蚕桑业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诗人通过描写蚕女的辛劳,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尤其是对丝绸产业的依赖。

诗歌鉴赏

《看蚕娘子得几许》是一首细腻且富有生活气息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一位蚕女的日常,展现了当时农村女性的勤劳与智慧。诗的开头以“流莺前身织丝女”引入,巧妙地将蚕女与流莺联系在一起,既突出了女性的美丽与灵动,又强调了她们在生活中所肩负的责任。接着,诗中提到“隔窗娇唤看蚕姑”,生动地描绘了蚕女与蚕姑之间的互动,传达了女性在传统家庭中的角色和情感。

在经济上,诗中提到“今年蚕悭熟处稀”,反映了当年蚕产量低迷的现实,表现出对丰收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一句“安得长似开元时”更是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经济状况,流露出对昔日繁荣的怀念与对当前艰难的无奈。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刻的社会观察,不仅展现了个体的辛勤劳作,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在经济变化中的困境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流莺前身织丝女:将蚕女比作流莺,强调她的美丽与灵巧。
  2. 犹抛金梭学机杼:表现出蚕女忙碌的身影,暗示着她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懈努力。
  3. 隔窗娇唤看蚕姑:展现了蚕女的亲切与温柔,她与周围人的互动。
  4. 娘子看蚕得几许:表达询问的语气,体现出对蚕的关注和情感。
  5. 今年蚕悭熟处稀:直接描述了今年的蚕收成不佳,透露出对经济状况的担忧。
  6. 采余桑叶青满枝:描绘出丰盛的桑树,暗示着应有的丰收。
  7. 一年养蚕四番熟:说明养蚕的周期性与辛苦。
  8. 安得长似开元时:以开元年间的繁荣对比现在的困境,表达诗人的失落与希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蚕女比作流莺,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与美感。
  • 拟人:通过对蚕女的描写,使其形象更加鲜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对农村女性辛勤劳作的赞美与对经济困境的忧虑。诗人通过对蚕女日常生活的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莺:象征美丽与灵动,常用于描绘女性形象。
  • 金梭:象征勤劳与创造,体现了蚕女的工作。
  • 桑叶:代表了蚕丝产业的基础,蕴含着丰收的希望。
  • 开元时:象征繁荣和富裕,反映了对美好时代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流莺”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努力
    C. 贫穷

  2. “今年蚕悭熟处稀”中的“悭”是什么意思? A. 多
    B. 少
    C. 丰富

  3. 诗人怀念的繁荣时期是哪个? A. 宋代
    B. 开元时
    C. 唐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美好自然与人情的和谐,感受乡愁。
  • 《静夜思》(李白):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江南春》(杜甫):同样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细腻描绘与对自然的赞美。
  • 《春望》(杜甫):在描绘春天的美好同时,反映了时局的动荡与个人的失落。

这两首诗与《看蚕娘子得几许》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各自的情感基调与时代背景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