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萧斋谢女吟《秋赋》》
时间: 2025-01-26 01:15: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萧斋谢女的秋赋,细雨潇潇,檐下滴落着残余的雨水。知己难得相逢,岁月如瞬,双鬓已然苍白如许。愁苦的情感不敢倾诉,算是到了日暮的穷途,此身独自承受着痛苦。世间如此凄凉,真令人心疼,生下一个如此凄苦的女子。说要回去,究竟回何处呢?猛然回头,祖国依旧在沉睡。而外敌却在侵略,内部也腐败不堪,竟无人能担起英雄的责任。天啊,实在是太盲目了!看看这样的江山,怎么忍心归去投靠胡虏?都是为了我这片故土而四分五裂。
注释:
- 萧斋:指的是诗的题材,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场所或人物。
- 潇潇滴檐:形容细雨淅淅沥沥地从屋檐滴落。
- 知己难逢:难得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 双鬓飘零:形容鬓发已白,暗示年华已逝。
- 愁情怕诉:愁苦的情感不敢诉说。
- 外侮侵陵:外敌的侵略。
- 胡虏:指外族侵略者,常用作对敌人的贬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秋瑾(1875-1907),字璇,号剑虹,是清末民初的女诗人和革命者。她以其出色的诗词才华和激进的政治立场而闻名,致力于推翻清朝统治,追求民族独立和女性解放。
创作背景:
《秋赋》创作于清朝末年,正值国破家亡之际,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国家和自身境遇的忧虑。此时,外敌侵略愈发严重,内政腐败,令诗人感到深深的悲哀与无奈。
诗歌鉴赏:
《秋赋》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忧虑的诗作,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使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开篇“潇潇滴檐剩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岁月的无情与流逝。诗人感叹“知己难逢”,显示了其孤独的内心世界,岁月如流,双鬓已白,更加突显了对时光的无奈与痛苦。
接下来的“愁情怕诉”,诗人将个人的愁苦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关注。诗中提到的“外侮侵陵”与“内容腐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腐朽,诗人对未来的无奈感到失望。
最后,诗人以“忍归胡虏”而结尾,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厚情感与对外敌的强烈反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构建了一个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的复杂画面,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斋谢女吟秋赋:引出诗歌的主题,提到特定的场景和人物。
- 潇潇滴檐剩雨:描绘细雨场景,营造凄凉氛围。
- 知己难逢:表达对友谊的渴望与失落。
- 年光似瞬:感叹时光流逝之快。
- 双鬓飘零如许:描写衰老的状态。
- 愁情怕诉:表达内心的压抑与痛苦。
- 此身独苦:强调孤独感。
- 世界凄凉: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 可怜生个凄凉女:对自身境遇的同情。
- 曰归也,归何处:对故乡的思考与迷茫。
- 祖国鼾眠如故:国家的沉睡状态。
- 外侮侵陵:外敌的侵犯。
- 内容腐败:内部的腐朽。
- 没个英雄作主:缺乏能够拯救国家的人。
- 天乎太瞽:感叹上天的无情。
- 如此江山,忍归胡虏:对国家未来的绝望与愤怒。
- 豆剖瓜分:形象比喻国家被侵略的惨状。
- 都为吾故土:表达对故土的深切感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豆剖瓜分”,形象地表现国家的破碎。
- 拟人:如“祖国鼾眠”,赋予国家以人的特征,表现其沉睡状态。
- 对仗:如“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映射出国家的动荡与社会的悲凉,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厚情感与对外敌入侵的愤慨,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雨:象征凄凉与孤独。
- 双鬓:象征衰老与流逝的岁月。
- 祖国:代表着归属感与牺牲的价值。
- 外侮:代表外敌的威胁与对国家的破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外侮侵陵”,主要指什么? A. 内部腐败
B. 外敌入侵
C. 友谊的破裂
D. 自然灾害 -
“双鬓飘零如许”中的“双鬓”指的是什么? A. 眼睛
B. 鬓发
C. 手足
D. 书信 -
诗人对自己身处的社会现状的态度是: A. 满意
B. 忧虑与愤怒
C. 冷漠
D. 否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
- 《静夜思》李白:在个人情感与国家情感上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秋赋》与《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秋赋》更显愤懑与痛苦,而《春望》则透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
参考资料:
- 《秋瑾诗文集》
- 《清末民初诗词鉴赏》
- 《中国近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