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春日有感)》

时间: 2024-09-19 21:13:58

萱草斋阶,芭蕉弄叶。

乱红点点团香蝶。

过墙一阵海棠风,隔帘几处梨花雪。

愁满芳心,酒潮红颊。

年年此际伤离别。

不妨横管小楼中,夜阑吹断千山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春日有感)》
作者:辛弃疾

萱草斋阶,芭蕉弄叶。
乱红点点团香蝶。
过墙一阵海棠风,
隔帘几处梨花雪。
愁满芳心,酒潮红颊。
年年此际伤离别。
不妨横管小楼中,
夜阑吹断千山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诗人在斋院的台阶上看见了萱草,芭蕉的叶子轻轻摇曳,花瓣飘落,像是团团香蝶飞舞。墙外吹来一阵海棠花的风,窗帘后几处梨花雪般的白色花朵映入眼帘。诗人的心中愁苦满盈,酒饮之后脸颊微红。年年在这个时候总是感伤离别,何不在小楼中随意弹奏,直至夜深,月光穿透千山,令人心醉。

注释:

  •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象征思念和母爱。
  •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象征生机与繁茂。
  • 乱红:指花瓣纷纷落下,形容春天的景象。
  • 海棠:一种花,寓意美丽与柔情。
  • 梨花雪:比喻梨花盛开时洁白如雪的美丽。
  • 愁满芳心:心中充满愁苦。
  • 酒潮红颊:形容饮酒后脸颊微红的状态。
  • 横管:指古代乐器,象征音乐的悠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抗金名将。他的词作风格豪放、激昂,常以英勇的气概和深沉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壮丽的山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春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与思考,抒发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辛弃疾的生活经历与国家的动乱,使他在春日的美景中感受到深切的愁苦。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春日有感)》是一首典型的辛弃疾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词的开头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色,萱草和芭蕉的生动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随之而来的“乱红点点团香蝶”,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引发了读者的视觉联想,仿佛春风拂面,花香扑鼻。诗人通过“过墙一阵海棠风,隔帘几处梨花雪”,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紧密相连,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愁满芳心,酒潮红颊”,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展现了诗人在快乐与忧伤之间的摇摆。诗人在饮酒后脸颊微红,似乎想要借酒消愁,但内心的愁苦却难以消解。最后的“年年此际伤离别”,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每年在同一时节都感受到的离别之痛。

全词以“夜阑吹断千山月”收尾,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在悠扬的乐曲中,诗人似乎找到了超脱现实、解脱心灵的方式,带有一种洒脱的情怀。整体而言,这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辛弃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萱草斋阶,芭蕉弄叶:描绘春日温暖的气候,生机盎然的景象。
  2. 乱红点点团香蝶:花瓣如蝶,展现春天的美丽与生动。
  3. 过墙一阵海棠风:描绘海棠花的芬芳,传达春天的气息。
  4. 隔帘几处梨花雪:梨花像雪一样纯洁,增添了春日的清新。
  5. 愁满芳心,酒潮红颊:感叹内心的愁苦与饮酒后的微醉。
  6. 年年此际伤离别: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强化了情感的主题。
  7. 不妨横管小楼中:提议在小楼中随意弹奏,寻找心灵的寄托。
  8. 夜阑吹断千山月:夜深时分,月光照耀,诗人沉浸在音乐与思考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梨花雪”比喻梨花的洁白。
  • 拟人:如“芭蕉弄叶”,赋予植物以人的动作。
  • 对仗:词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使词句更加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日美景,表达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辛弃疾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内心的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萱草:象征母亲与思念。
  • 芭蕉:象征繁荣与生机。
  • 海棠风:象征春天的柔情。
  • 梨花雪:象征纯洁与美丽。
  • 千山月:象征孤独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踏莎行(春日有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辛弃疾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梨花雪”形容的是什么? A. 雪花
    B. 梨花的洁白
    C. 海棠花
    D. 萱草

  3. 诗人在词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愁苦
    C. 愤怒
    D. 厌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思考,但风格迥异,辛弃疾更显豪放,李清照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辛弃疾词集》
  • 《古典诗词鉴赏实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