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答龚柴丈见怀
五木清凉山下。人买烟霞无价。
解带竹风吹,书卷半抛花架。
多暇。多暇。为我更图嵩华。
白话文翻译:
在五木清凉的山下,那里的人们不惜重金来购买那无价的烟霞。
我解下衣带,让竹风轻轻吹拂,书卷随意地半放在花架上。
真是多么悠闲啊,多么悠闲啊!为我再画一幅嵩华的图景。
注释:
- 五木:指的是五木山,可能是特定的地名或山名。
- 清凉山:山的名字,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 烟霞:指山间的云雾和霞光,意指风景的美好。
- 解带:解开衣带,象征着放松和自在。
- 竹风:竹子间的风,常常给人以清新之感。
- 书卷:指书籍,表达了读书的情景。
- 花架:放置花卉的架子,增添了诗的美感。
- 嵩华:指嵩山和华山,象征着高洁、壮丽的自然景观。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五木、嵩华,可能与中国古代的名山大川有关,表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嵩山和华山都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象征着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与好友龚柴丈的交往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文人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如梦令 答龚柴丈见怀》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际关系的词作。首先,诗人在开头描绘了五木清凉山的美景,展现了一个诗人所向往的恬静之地。烟霞的无价,暗示着自然之美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种对美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态度。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此环境中放松心情的情景,解带、竹风、书卷,都是一种生活的闲适与雅趣,展现了文人特有的文化气息。
在“多暇”两句中,诗人用重复的方式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闲适,深切地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最后一句“为我更图嵩华”,则是对友人的请求,希望能再为自己绘制一幅美好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木清凉山下:描述了一个特定的自然场景,设定了全诗的基调。
- 人买烟霞无价:指出人们愿意为美好风景付出金钱,强调自然的珍贵。
- 解带竹风吹:描绘了诗人放松的状态,竹风吹拂,令人神清气爽。
- 书卷半抛花架:展现了诗人的文人气质,书卷与花架的结合,增添了诗的画面感。
- 多暇:反复强调悠闲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的快乐与满足。
- 为我更图嵩华:希望友人能再为自己描绘美好的图景,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烟霞比喻自然的美丽,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 拟人:竹风似乎在与诗人交流,展现了自然的生动。
- 对仗:如“解带竹风吹,书卷半抛花架”,在音韵和结构上形成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朋友的眷恋,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木:象征着自然的清新,带有地理特征。
- 清凉山:给人以清爽的感觉,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烟霞:美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竹风:清新的风,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烟霞”象征着什么?
A. 名利
B. 自然之美
C. 友谊 -
诗人希望友人做什么?
A. 送礼
B. 画图
C. 旅行 -
“多暇”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聊
B. 悠闲
C. 忧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王维: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际关系。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屈大均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风格更为沉静,而屈大均则更加活泼、自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屈大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