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毅伯见寄》
时间: 2025-02-04 16:16: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毅伯见寄 王炎 〔宋代〕
欲问故人归未归,江湖不见雁南飞。 青云未上辞乡国,白璧无因困褐衣。 客里书来行李滞,江南春尽落花稀。 倚门望断山川远,我却疑君此策非。
白话文翻译: 我想问老朋友是否已经归来,但江湖上不见南飞的大雁。 我尚未登上青云之路,便辞别了故乡,像白璧一样无因地被困在粗布衣中。 在异乡收到书信,行李滞留,江南的春天已尽,落花稀少。 我倚门远望,山川遥远,我却怀疑你的这个策略是否正确。
注释:
- 故人:老朋友。
- 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 雁南飞:古代有雁传书信的说法,雁南飞象征着书信的传递。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
- 辞乡国:离开故乡。
- 白璧:比喻清白无瑕的人。
- 褐衣:粗布衣服,指贫贱的生活。
- 行李滞:指旅途中的行李滞留。
- 江南春尽:江南地区的春天结束。
- 倚门望断:形容盼望的深切。
- 策非:策略是否正确。
诗词背景: 王炎是宋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雁南飞”、“青云未上”等意象,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朋友的深切期盼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问句开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通过“江湖不见雁南飞”这一意象,诗人传达了信息不通、思念难寄的无奈。诗中的“青云未上”和“白璧无因困褐衣”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江南春尽落花稀”和“倚门望断山川远”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期盼,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策略的疑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 欲问故人归未归:诗人以问句开头,直接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 江湖不见雁南飞:通过“雁南飞”的意象,表达了信息不通、思念难寄的无奈。
- 青云未上辞乡国:“青云”比喻高官显爵,诗人表达了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
- 白璧无因困褐衣:“白璧”比喻清白无瑕的人,“褐衣”指贫贱的生活,诗人感慨自己被困于现实困境。
- 客里书来行李滞:在异乡收到书信,但行李滞留,表达了旅途的艰辛。
- 江南春尽落花稀:江南的春天已尽,落花稀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 倚门望断山川远:诗人倚门远望,山川遥远,表达了期盼的深切。
- 我却疑君此策非:诗人对朋友的策略表示疑虑,反映了内心的不安和担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云”比喻高官显爵,“白璧”比喻清白无瑕的人。
- 拟人:如“雁南飞”拟人化,象征书信的传递。
- 对仗:如“青云未上”与“白璧无因”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念与无奈。诗人通过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意象分析:
- 雁南飞:象征书信的传递,表达了信息不通、思念难寄的无奈。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表达了诗人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
- 白璧:比喻清白无瑕的人,表达了诗人被困于现实困境的感慨。
- 江南春尽落花稀: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雁南飞”象征什么? A. 书信的传递 B. 春天的到来 C. 旅途的艰辛 D. 朋友的归来
-
诗中的“青云”比喻什么? A. 高官显爵 B. 贫贱的生活 C. 故乡的山水 D. 旅途的风景
-
诗中的“白璧无因困褐衣”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朋友的思念 B. 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C. 诗人对未来的期盼 D. 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离别之情,与本诗的思念主题相近。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本诗的情感相似。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与本诗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而本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诗歌的总体发展情况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