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所画风雨渔舟图》

时间: 2025-02-04 16:10:00

寒云翳层空,冥色生平楚。

商吹振林峦,惊涛满洲渚。

渔翁何处归,孤蓑立烟雨。

意思解释

题所画风雨渔舟图

作者: 沐璘 〔明代〕

原文展示:

寒云翳层空,冥色生平楚。
商吹振林峦,惊涛满洲渚。
渔翁何处归,孤蓑立烟雨。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云层遮蔽了天空,暗淡的色彩笼罩着平原和楚地。
商风吹动着山林,惊涛拍打着洲渚。
渔翁又要何处归去,孤独的蓑衣在烟雨中伫立。

注释:

  • 寒云: 寒冷的云,指天气恶劣。
  • : 遮蔽,遮挡。
  • 层空: 高空中层层叠叠的云。
  • 冥色: 昏暗的颜色。
  • 商吹: 指商风,秋天的风。
  • : 振动,摇动。
  • 林峦: 森林与山峦。
  • 惊涛: 巨大的波浪,形容风浪很大。
  • 洲渚: 河中小洲或沙洲。
  • 渔翁: 渔夫。
  • 孤蓑: 独自穿着的蓑衣,蓑衣是用来防雨的。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渔夫的孤独,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沐璘,明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而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作品常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对风雨渔舟的描绘,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力量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风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深邃的氛围。首句“寒云翳层空”开篇便以阴冷的天气引入,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压抑的气氛。接下来的“冥色生平楚”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沉闷的感觉,暗示着风雨即将来临。第三句“商吹振林峦”,商风的吹动使得山峦摇曳,风的势力与自然的力量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巨大威力。而最后一句“渔翁何处归”,则将视角聚焦于渔夫,表达了他在风雨中孤独无助的境地,孤蓑的形象更是将渔夫的无奈和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类命运的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寒云翳层空: 描述阴云密布的天空,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
    • 冥色生平楚: 昏暗的颜色笼罩着平原与楚地,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沉闷气氛。
    • 商吹振林峦: 商风的吹动使山林颤动,体现出自然力量的强大。
    • 惊涛满洲渚: 巨浪拍打着洲渚,生动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
    • 渔翁何处归: 询问渔夫归宿,表达孤独与无奈。
    • 孤蓑立烟雨: 渔夫在烟雨中孤独伫立,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 修辞手法:

    • 比喻: “寒云”比喻天气的寒冷。
    • 拟人: “商吹振林峦”使风具有了生命的特征,增强了自然的表现力。
    • 对仗: 诗句中的上下句相互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关注和对风雨的敬畏。

意象分析:

  • 寒云: 象征着阴冷和压抑的气氛。
  • 孤蓑: 代表渔翁的孤独与坚韧,体现孤独的情感。
  • 惊涛: 自然的力量,暗示着不可抗拒的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商吹”指的是什么? A. 春风
    B. 秋风
    C. 夏风
    D. 冬风

  2. 诗中“渔翁何处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孤独
    C. 忧伤
    D. 期待

  3. “孤蓑立烟雨”中的“蓑”指的是什么? A. 渔船
    B. 蓑衣
    C. 渔网
    D. 水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沐璘的《题所画风雨渔舟图》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侧重于风雨中的渔舟,表达孤独与无助,而后者则展现了晨曦中的美丽,传达出对未来的希望。两者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不同的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