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

时间: 2025-01-11 02:41:41

多问黄居士,终年欠一书。

因人候消息,有使报何如。

向晚逢杨子,真堪托後车。

亲年方赖禄,不惜借吹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
多问黄居士,终年欠一书。
因人候消息,有使报何如。
向晚逢杨子,真堪托後车。
亲年方赖禄,不惜借吹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总是询问黄居士,整年都没有收到他的书信。
因为有朋友在等待消息,有使者传递消息又如何呢?
傍晚时分遇见杨子,真可以托他传递后面的车子。
我年纪尚轻,靠着科举的俸禄,不惜借此来吹嘘自己。

注释:

  • 黄居士:指黄庭坚,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因其隐居生活而称“居士”。
  • 杨子:可能指杨万里,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 欠一书:指没有收到黄居士的书信,表示对朋友的思念。
  • 托后车:借助杨子的帮助,意指请求他传递信息。
  • 亲年方赖禄:指作者年轻,依靠科举的俸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1100),字季直,号云溪,宋代诗人,以诗歌、散文和书法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生活的细腻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与交流。诗中提到的黄居士和杨子都是当时文化界的名人,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与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诗歌鉴赏:

《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是一首抒发友谊的古诗,诗人通过对黄居士的思念和对杨子的托付,表现了他渴望与友人保持联系的情感。开头两句“多问黄居士,终年欠一书”直接表达了对黄居士的思念和期盼,显示出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接着,诗人通过“因人候消息,有使报何如”进一步描绘了由于缺乏消息而产生的焦急心情。

在与杨子相遇后,诗人又产生了新的想法,表现出一种依赖与信任,“真堪托後车”暗示着对杨子的信任。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种自谦的态度,表达了年轻的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依靠科举所带来的生活现状。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展示了宋代文人间友谊的纯真与深邃,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多问黄居士,终年欠一书。
    诗人常常询问黄居士,却始终没有收到他的书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 因人候消息,有使报何如。
    由于缺乏联系,诗人心中感到不安,想知道是否有别人能够带来消息。

  • 向晚逢杨子,真堪托後车。
    在傍晚遇见杨子,诗人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请杨子帮忙传递消息。

  • 亲年方赖禄,不惜借吹嘘。
    诗人年轻,依靠从科举中得到的俸禄,虽然他不在意这一点,但仍愿意借此机会展示自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隐喻:通过“托后车”暗示对友人的信任与依赖。
  • 反问:通过“有使报何如”,表达诗人对消息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居士:象征着文化交流与友谊的寄托。
  • 杨子:代表信任与希望的传递者。
  • 书信:象征着沟通与情感联系的工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黄居士”指的是谁?

    • A. 黄庭坚
    • B. 杨万里
    • C. 苏轼
  2. “向晚逢杨子”中“向晚”指的是何时?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3. 诗人对黄居士的感情是什么?

    • A. 思念
    • B. 忘记
    • C. 轻视

答案:

  1. A. 黄庭坚
  2. C. 傍晚
  3. A.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陈师道的《送杨侍禁寄频黄二公二首》更多地呈现了对友人直接的思念感,而苏轼则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者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友谊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陈师道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