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冥山》
时间: 2025-01-11 05:52: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冥山
东山如覆盆,石塔仍数层。
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
秋风变草木,樵径余薪蒸。
四顾一水间,不复知淄渑。
菰蒲万世利,烟火千人罾。
平生登山脚,岁晚如不胜。
求田君勿问,抚髀吾何能。
飞鸿将目远,秋水留心澄。
兹游岂不朽,作歌记吾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冥山后的感受。东山就像一个大碗,石塔依旧巍峨。昔日人们在这里欢歌笑语,现在却无人问津。秋风吹过,草木变得萧瑟,林间小路上还留有采薪的痕迹。四周环顾只有一片水域,再也不能知道淄渑的方向。芦苇和蒲草能带来世代的富饶,烟火气息中千人捕鱼。平生只在山脚下游玩,岁末时分却感到力不从心。求田的君子请不要再询问,我无能为力,只能抚膝自叹。飞鸿展翅望向远方,秋水清澈,心中留有一片宁静。此番游历难道不会被人铭记?我写下这首歌,记录我曾经的经历。
注释:
字词注释:
- 覆盆:形容山的形状像一个倒扣的盆。
- 石塔:指山顶或山间的石塔,象征着历史和文化。
- 行乐处:指曾经欢聚游玩的地方。
- 淄渑:古地名,指代淄水和渑水,象征着故乡。
- 菰蒲:水边的植物,象征丰饶。
- 求田君:泛指追求物质生活的人。
- 抚髀:抚摸自己的大腿,表示无奈和无能为力。
典故解析:
- “昔人行乐处”可能指古代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飞鸿将目远”暗示着追求远大理想的情绪与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字文道,号静斋,生于公元1045年,以诗词见长,尤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致,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山水游览之际,反映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冥山,可能是其游历中的一座名山,寄托了作者对过往快乐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登冥山》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思考。开头两句“东山如覆盆,石塔仍数层”,生动地描绘出冥山的形态,与此同时,石塔的存在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积淀。接下来的“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表现了对过往欢乐时光的惋惜,时间改变了许多事物,昔日的热闹如今已成寂寞。
“秋风变草木,樵径余薪蒸”,这里的秋风和草木的变迁,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变化。接着,诗人环顾四周,发现身边只有一片水域,喻示着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诗的最后几句,作者将自己置于一个无能为力的境地,表现了对自己年华渐逝、追求无望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与人生,情感上则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山如覆盆:描绘冥山的形状,生动形象。
- 石塔仍数层:强调山中人文历史遗迹的存在。
- 昔人行乐处:引发对过去的回忆与思考。
- 时过名不称:表明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 秋风变草木:秋天的到来带来萧瑟。
- 樵径余薪蒸:樵夫的踪迹似乎在提醒人们生活的艰辛。
- 四顾一水间:孤独感的加深,失去方向感。
- 不复知淄渑:对故乡的思念与无法回到的无奈。
- 菰蒲万世利:自然的丰饶与人类的渺小形成对比。
- 烟火千人罾:描绘生活的画面,展现人间烟火气息。
- 平生登山脚:自我反省,意识到年华已逝。
- 岁晚如不胜:对力不从心的感慨。
- 求田君勿问:对物质追求的无奈。
- 抚髀吾何能:身体的无力感与内心的失落。
- 飞鸿将目远:展翅高飞,寄托理想与追求。
- 秋水留心澄:宁静的心境,反思内心的澄澈。
- 兹游岂不朽:自我反思与怀念的感慨。
- 作歌记吾曾:用文字记录这一切,留下记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山如覆盆”,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物似乎有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对比,展现出一种悲凉的美感,深刻而耐人寻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山:象征自然的伟岸与历史的积淀。
- 石塔:承载着人文历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秋风:象征着变迁与无常。
- 水:象征着故乡与思念。
- 飞鸿: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东山如覆盆”比喻什么?
- A. 山的形状
- B. 水的颜色
- C. 田地的丰收
-
“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现实的满意
-
“求田君勿问”中“求田君”指的是?
- A. 一个具体的人
- B. 追求物质的人
-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师道的《登冥山》与李白的《庐山谣》,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陈师道更加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反思,而李白则偏向于抒发豪情壮志,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