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对客读短书,慷慨不能止。
拔剑出门去,报雠燕市里。
白话文翻译:
对着客人读着短小的书,心中慷慨激昂,无法自已。
于是我拔剑出门,去燕市报仇。
注释:
- 对客:指面对客人。
- 短书:指篇幅较短的书籍,可能是诗、文或其他文学作品。
- 慷慨:这里指心情激昂,情绪高涨。
- 不能止:无法停止,指激动的情感无法平息。
- 拔剑:拔出剑来,象征着决心和行动。
- 报雠:报仇,复仇的意思。
- 燕市:指燕地的市场,可能为古地名,代表一个发生交易或事件的场所。
典故解析:
“报雠”源于古代的复仇文化,强调个人尊严和对仇敌的反击。古人常常以剑作为报仇的象征,表现出勇敢和果断的性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攀龙(约1565年-约1643年),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攀龙的晚年,正值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不满相结合,表现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不公的反抗。
诗歌鉴赏:
《紫骝马歌》其四,字数虽少,却蕴藏着深厚的情感与激昂的气势。诗人以“对客读短书”开头,展现了他在与人交谈间激发的情感,短小的书籍似乎反映出他内心的愤懑与不平。他的慷慨激昂不仅仅是对书中内容的共鸣,更是对整个社会现状的强烈反应。在情感的驱动下,他决定“拔剑出门去”,这一动作不仅是对仇敌的反击,也象征着他对世俗的不屈服与抗争。
诗中“报雠燕市里”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决心和目标,燕市作为一个具体的场景,既是交易的地方,也是矛盾冲突的舞台,正如社会中的各种斗争。诗人通过这一诗句,表达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反感与对正义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冲突与挣扎,让人感受到他在那个动荡时期的无奈与坚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对客读短书”:面对客人,读着短小的书籍,暗示着他对知识的渴求和情感的激荡。
- “慷慨不能止”:情绪激昂,无法平息,反映出他内心的愤懑和激动。
- “拔剑出门去”:象征着决心与行动,表明他准备采取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 “报雠燕市里”:明确他的目标,去燕市进行报仇,体现出对社会不公的反抗精神。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拔剑”象征勇气与决心。
- 对仗:诗中上下句相互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个人在面对社会不公时的愤怒与反抗,传达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和对正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剑:象征勇气、决心和反抗,体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
- 短书:代表知识和文化,同时也暗示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 燕市:象征着社会交往的场所,暗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和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慷慨不能止”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平静
- B) 激昂
- C) 悲伤
-
“拔剑出门去”象征着诗人准备:
- A) 逃避
- B) 反抗
- C) 和解
-
燕市在诗中主要指代:
- A) 书籍
- B) 市场
- C) 战场
答案:
- B) 激昂
- B) 反抗
- B) 市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
- 李白的《侠客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侠客行》相比,李攀龙的《紫骝马歌》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社会反抗的结合,而李白的作品则多表现侠义精神与浪漫情怀。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李攀龙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