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李白墓》
时间: 2025-01-11 05:37: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李白墓 曾巩 〔宋代〕 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 信矣辉光争日月,依然精爽动山川。 曾无近属持门户,空有乡人拂几筵。 顾我自惭才力薄,欲将何物吊前贤?
白话文翻译: 在世间留下了三千首遗作,林下的荒坟已有二百年。 确实他的光辉与日月争辉,他的精神依然震撼山川。 没有近亲来守护门户,只有乡人偶尔来拂拭几案。 我自愧才力不足,想要用什么来悼念这位前贤?
注释:
- 遗草:指遗留下来的诗文。
- 辉光:指李白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
- 精爽:指李白的诗歌精神。
- 近属:指近亲。
- 几筵:指供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王安石、苏轼等人并称“宋代八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访问李白墓时所作,表达了对李白诗歌成就的敬仰和对李白逝世后的孤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白墓的描述,表达了对李白诗歌成就的敬仰和对李白逝世后的孤寂的感慨。诗中“世间遗草三千首”一句,既是对李白诗歌数量的概括,也是对其文学成就的赞誉。“林下荒坟二百年”则透露出对李白逝世后孤寂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李白精神不朽的赞美,进一步强化了对李白诗歌的敬仰。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自愧不如的情感,以及对如何悼念李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间遗草三千首”:概括了李白留下的诗歌数量,赞誉其文学成就。
- “林下荒坟二百年”:描述了李白墓的荒凉,感慨其逝世后的孤寂。
- “信矣辉光争日月”:赞美李白的文学成就如同日月般光辉。
- “依然精爽动山川”:形容李白的诗歌精神依然震撼人心。
- “曾无近属持门户”:感慨李白逝世后没有近亲守护。
- “空有乡人拂几筵”:描述只有乡人偶尔来拂拭供桌,更显孤寂。
- “顾我自惭才力薄”:表达了作者自愧不如的情感。
- “欲将何物吊前贤”:思考如何悼念李白这位前贤。
修辞手法:
- 比喻:“辉光争日月”比喻李白的文学成就如同日月般光辉。
- 拟人:“精爽动山川”拟人化地形容李白的诗歌精神震撼人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李白墓的描述,表达了对李白诗歌成就的敬仰和对李白逝世后的孤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愧不如的情感和对如何悼念李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遗草:象征李白的诗歌遗产。
- 荒坟:象征李白逝世后的孤寂。
- 辉光:象征李白的文学成就。
- 精爽:象征李白的诗歌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世间遗草三千首”指的是什么? A. 李白的诗歌数量 B. 李白的书法作品 C. 李白的画作 答案:A
-
诗中“林下荒坟二百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李白诗歌的敬仰 B. 对李白逝世后的孤寂的感慨 C. 对李白近亲的思念 答案:B
-
诗中“信矣辉光争日月”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表达了对李白的怀念和对其诗歌的赞美。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宋诗选注》
- 《曾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