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

时间: 2025-01-11 02:46:03

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

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

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

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论交 曾巩 〔宋代〕 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 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 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 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白话文翻译:

在庞德公隐居林下的时代,进门后哪里还分得清主客之别。 在管仲和鲍叔牙贫贱相交的日子里,分财物时也不推辞多取。 彼此倾心使得表面上的礼节变得空洞,早已心意相通如同肝胆相照。 世间的人不相信也能论交情,因为得失之间哪怕细微的差异也会引起不和。

注释:

字词注释:

  • 德操:指品德高尚的行为。
  • 庞公:指庞德公,东汉末年隐士,以德行高洁著称。
  • 夷吾鲍叔:指管仲(字夷吾)和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两人友情深厚。
  • 分财:分配财物。
  • 相倾:相互倾心,指深厚的友情。
  • 形迹空:表面上的礼节变得空洞,指真正的友情超越了形式。
  • 素定:早已确定,指友情早已深厚。
  • 肝胆许:肝胆相照,形容友情极为深厚。
  • 得失秋毫:得失之间极其细微的差异。
  • 乖忤:不和,矛盾。

典故解析:

  • 庞公林下时:指庞德公隐居林下的时代,庞德公是东汉末年的隐士,以德行高洁著称。
  • 夷吾鲍叔贫贱间:指管仲和鲍叔牙在贫贱时的深厚友情,两人在春秋时期齐国政治上有重要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论交》这首诗反映了曾巩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推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曾巩对友情的思考和感悟中创作的,通过对历史上的友情典范的引用,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友情的普遍看法和价值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庞德公、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故事的引用,展现了真挚友情的深厚和超越形式的特点。诗中“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一句,深刻表达了友情超越表面礼节,达到心意相通的境界。最后两句“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则反映了世间对友情的误解和矛盾,强调了真挚友情在现实中的稀缺和珍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传达了对真挚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
    • 这句通过对庞德公隐居林下的描述,表达了隐士超脱世俗,不分主客的高洁品质。
  2. 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
    • 这句通过对管仲和鲍叔牙贫贱时友情的描述,展现了他们不分彼此,共享财物的深厚友情。
  3. 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
    • 这句表达了友情超越表面礼节,达到心意相通的境界,形容友情极为深厚。
  4. 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 这句反映了世间对友情的误解和矛盾,强调了真挚友情在现实中的稀缺和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庞德公、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故事,比喻真挚友情的深厚和超越形式的特点。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德操庞公林下时”与“夷吾鲍叔贫贱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真挚友情,通过对历史上的友情典范的引用,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友情的普遍看法和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庞公林下:隐士超脱世俗的意象。
  • 夷吾鲍叔:贫贱时友情的意象。
  • 形迹空:友情超越表面礼节的意象。
  • 肝胆许:友情极为深厚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庞公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庞德公 B. 庞统 C. 庞涓 D. 庞籍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夷吾鲍叔是指哪两位历史人物? A. 管仲和鲍叔牙 B. 管宁和鲍信 C. 管辂和鲍勋 D. 管亥和鲍忠 答案:A

  3. 诗中“相倾顿使形迹空”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友情超越表面礼节 B. 友情需要表面礼节 C. 友情需要物质支持 D. 友情需要时间考验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别》杜甫
  • 《送友人》李白
  • 《赠汪伦》李白

诗词对比:

  • 《赠别》杜甫与《论交》曾巩:两者都表达了友情的深厚,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离别的哀愁,而曾巩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真挚友情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曾巩诗集》
  • 《中国古代友情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