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次韵答季良)》
时间: 2025-01-22 10:39: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次韵答季良)
闲说秋来,乘槎心懒,梦回三岛波间。
便思黄帽,同我老山颜。
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萧散尘寰。
云无止,流泉自急,此意本来闲。
寂寥,松桂圃,陪君好语,亦可忘餐。
况琼枝玉蕊,秀满春山。
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
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白话文翻译
闲聊秋天的到来,我乘着木筏,心情懒散,梦中回到三岛的波间。
不禁想起黄帽子,和我那老山的面容。
天上的仙人和官府,怎能比得上我在尘世间的悠然自得?
云彩无尽,流泉奔急,这种意境本来就是悠闲。
在这寂寥的松桂园中,陪伴你说些美好的话语,便也可以忘记用餐。
何况那琼枝玉蕊,春山上秀丽满园。
如果问我为什么隐居,不要说是飞鸟知道归来。
在无言的地方,孙登半岭的高雅韵味,更是难以攀登。
注释
- 乘槎:乘坐木筏,象征悠闲自在的生活。
- 三岛: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仙岛屿。
- 黄帽:古代道士的服饰,象征道教文化和隐逸生活;此处指诗人心中的理想形象。
- 萧散尘寰:形容诗人不羁的生活,不受世俗的束缚。
- 琼枝玉蕊:指美丽的花木,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繁荣。
- 孙登:孙登为古代著名的隐士,象征高雅和难以企及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子文,号山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脱俗、意境悠远著称,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满庭芳(次韵答季良)》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与哲理思考的词作。通过对秋天的闲聊,诗人将视野从世俗的纷扰转向了宁静的自然,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词中“乘槎心懒,梦回三岛波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乘着木筏在悠长的水面上,随波逐流,远离尘世的喧嚣。
诗人以“黄帽”自喻,暗示自己对道教文化的向往,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比起世俗的官府生活要来得高远与洒脱。接着,他描绘了流泉与云彩,自然的意象交织出一种和谐的画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最后,诗人以“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结束,表明了他对高雅境界的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自知之明,表明了这种境界并非人人可及。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渗透出一种哲学的思考,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是一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闲说秋来:用“闲说”开头,强调轻松随意的语气,揭示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受。
- 乘槎心懒,梦回三岛波间: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状态,乘木筏在水中漂流,仿佛梦回神仙之境。
- 便思黄帽,同我老山颜:想起道士的形象,与老山的面容形成对照,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萧散尘寰:用仙人官府与尘世相对,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轻视。
- 云无止,流泉自急,此意本来闲:流泉与云彩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的韵律与悠闲的状态。
- 寂寥,松桂圃:寂静的松桂园,增添了隐逸的氛围。
- 陪君好语,亦可忘餐:强调与友人共语的愉悦,宁可忘记用餐。
- 况琼枝玉蕊,秀满春山:描绘春天的美丽,自然的繁荣。
- 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反问隐居的意义,表明不需要世俗的理解。
- 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在无言的地方,表达了对高雅境界的追求和难以达到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逸生活比作乘槎,描绘出悠闲自在的状态。
- 对仗:如“云无止,流泉自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其更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强调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成熟与收获,暗含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 槎:象征自由与闲适,代表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松桂:象征高洁与超然,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 琼枝玉蕊: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繁荣,体现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岛”指的是?
A. 三个山峰
B. 三座神仙岛屿
C. 三条河流
D. 三个季节 -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A. 通过描绘城市
B. 通过乘槎
C. 通过写官府
D. 通过战争 -
诗中“无言处,孙登半岭”的意思是?
A. 生活简单
B. 追求高雅境界
C. 与人争斗
D. 享受奢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但更注重情感的细腻。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体现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晁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