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横渎岸边梅花方开
施枢 〔宋代〕
风标夐与万花殊,
可有尘埃染得渠。
把住琼枝相晤语,
只疑身在玉堂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横渎河岸边绽放的景象。梅花的风采与其他花朵截然不同,是否会有尘埃沾染它的清丽?与梅花亲密接触,仿佛在与它倾诉,只觉得自己仿佛身处在玉堂之中,享受着这份幽静与高雅。
注释
字词注释:
- 夐:远、遥远。
- 风标:花的姿态、气节。
- 琼枝:洁白的梅花枝条,象征高洁。
- 玉堂:古代指的是高雅、幽静的居所。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常与竹、兰、菊并称为“岁寒三友”,代表了高尚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见长,风格典雅,常融入自然景物描写,体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花绽放的时节,正值春寒料峭之际,诗人借梅花的独特气质,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和深刻体悟。首联“风标夐与万花殊”通过对比手法,突显梅花的独特,暗示其非凡的气节和风骨。梅花在百花中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坚韧的精神。
接下来的“可有尘埃染得渠”则流露出诗人对梅花纯洁的守护之心,隐含了对世俗污染的忧虑。第三联“把住琼枝相晤语”,诗人用“把住”一词,传达了与梅花亲密接触的情感,仿佛与梅花倾诉心声。“只疑身在玉堂居”则通过想象,表达了身处高雅境地的愉悦感,展现了诗人在梅花面前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在用词上恰到好处,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高远的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标夐与万花殊:梅花的风采和其他花朵相比显得格外不同。
- 可有尘埃染得渠:是否会有尘埃污染了它的洁净。
- 把住琼枝相晤语:与梅花的枝条亲密接触,仿佛在交谈。
- 只疑身在玉堂居:感觉自己仿佛身处于一个高雅的环境中。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梅花与其他花的对比,突显其独特性。
- 拟人:将梅花拟人化,与之“相晤语”,增强了情感的亲密感。
- 比喻:用“玉堂”比喻高雅的环境,营造出清幽的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琼枝:洁白、高雅的象征。
- 玉堂:幽静、高雅的环境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梅花与其他花的区别用哪个词表示? A. 夐
B. 琼
C. 玉
D. 风 -
“把住琼枝”中的“把住”表示什么? A. 拿住
B. 亲密接触
C. 摆放
D. 握紧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世俗的批判
B. 对梅花的赞美
C. 对秋天的思念
D. 对春天的渴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王安石
- 《早梅》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梅花,但更多的是对梅花品质的赞美,反映出诗人的个性。
- 李清照的《早梅》:通过梅花表达个人情感,更加细腻,展现女性的柔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