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鲍史君林园》

时间: 2025-02-04 15:27:33

水波一带隔秋城,不许尘埃接地生。

浓露渐成红蓼色,野风添作小松声。

客来喜自开楼锁,病去逢人语药名。

闲意却多官意懒,帝人传说似渊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波一带隔秋城,不许尘埃接地生。
浓露渐成红蓼色,野风添作小松声。
客来喜自开楼锁,病去逢人语药名。
闲意却多官意懒,帝人传说似渊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宁静景象,水波轻轻流动,将城池与尘世隔开,不让尘埃滋生。露水渐渐渗染成红色的蓼草,微风吹过,松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客人来访时,喜悦地打开了楼上的门锁,生病时与人交谈也只谈及药方。虽然闲暇的心情颇多,但官场的事务却让人感到懒散,仿佛帝王的传说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相似。

注释:

  • 水波:形容水面的波纹,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尘埃:指世俗的事物与烦恼。
  • 浓露:晨露,清晨时分积聚在植物上的露水。
  • 红蓼色:秋天的蓼草变红,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 野风:自然的风,带来清新的气息。
  • 楼锁:指楼房的门锁,象征着主人对来访者的欢迎。
  • 官意懒:形容官场事务让人觉得懈怠。
  • 帝人:指古代的帝王,暗喻权力与名利的追求。
  • 渊明: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与诗人,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照,字子华,号松壑,宋代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颇具田园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隐居之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官场的厌倦与反思。诗中结合了个人的经历与情感,呈现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鲍史君林园》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引导读者体会到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诗的开头以“水波一带隔秋城”点出环境的幽静,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水波的流动不仅隔开了城市的喧嚣,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诗人对尘世纷扰的逃避。

接下来的句子“浓露渐成红蓼色,野风添作小松声”,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片宁静的林园中,感受着自然的气息。诗人在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余,也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哲思。

“客来喜自开楼锁,病去逢人语药名”,这一句体现了诗人的人际交往,表现出对朋友来访的欣喜,和生病时对健康的关注。这里通过“楼锁”的意象,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最后两句“闲意却多官意懒,帝人传说似渊明”则是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明了他希望能够像陶渊明一样,远离官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波一带隔秋城:水波轻轻流动,隔绝了秋天城市的喧嚣,形象展现了宁静。
  2. 不许尘埃接地生:尘埃无法在这里滋生,象征着远离世俗的清净。
  3. 浓露渐成红蓼色:晨露逐渐使得蓼草变红,描绘了秋天的色彩变化。
  4. 野风添作小松声:自然的风声与松树的摇曳声相辅相成,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5. 客来喜自开楼锁:客人来访时,主人开心地打开楼上的门锁,体现出对友人的欢迎与喜悦。
  6. 病去逢人语药名:生病时与人交谈,主要讨论药方,表现出生活的无奈。
  7. 闲意却多官意懒:虽然有许多闲暇的心情,但因官场事务的繁琐而感到懒散。
  8. 帝人传说似渊明:提到帝王的传说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水波与尘埃的对比,象征着宁静与喧嚣的对立。
  • 拟人:野风与小松声的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闲意却多官意懒”,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淡泊明志的理想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水波:象征宁静与远离尘世。
  2. 红蓼:代表秋天的生命力与变化。
  3. 野风:自然的气息,象征自由。
  4. 楼锁:人际交往的象征,体现对友谊的珍视。
  5. 帝人:权力与名利的象征。
  6. 渊明:隐逸生活的象征,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意象来表达对尘世的逃避?

    • A. 水波
    • B. 红蓼
    • C. 野风
  2. 诗中提到的“帝人”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权力与名利
    • C. 隐逸生活
  3. 诗人在生病时与人谈论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药名
    • C. 政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自然与宁静的和谐。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与徐照《题鲍史君林园》: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更偏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徐照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际交往来表现这一主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陶渊明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