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阿驹七首》

时间: 2025-04-29 01:25:47

人生忧患本无涯。

强取瞿聃语自排。

吾母白头尤念我,吞声不敢恼慈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悼阿驹七首
作者: 刘克庄

人生忧患本无涯。强取瞿聃语自排。
吾母白头尤念我,吞声不敢恼慈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中的忧患是无尽的。我强迫自己用瞿聃的话来排解内心的苦闷。我的母亲已经白发苍苍,特别挂念我,所以我只能默默忍受,不敢让她生气。

注释

  • 忧患:忧愁和患难。
  • 强取:强迫自己。
  • 瞿聃:指瞿昙,意指用智慧来排忧。
  • 吞声:默默忍受,不发表意见。
  • :生气,愤怒。
  • 慈怀:母亲的慈爱之心。

典故解析

  • 瞿聃:瞿聃是历史上的智者,常用其智慧来排解忧虑,意指用聪明才智来克服困境。
  • 母亲的白头:母亲的白发象征着年老和对儿女的牵挂,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沉的感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对自己身世和亲情的深刻反思时,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和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开篇就直言人生的忧患是无尽的,带有一种无奈和沉重的感觉。诗人以“强取瞿聃语自排”表明自己内心的挣扎,试图用他人的智慧来安慰自己,但这种安慰显得苍白无力。接下来,诗人提到母亲的白头,表现出对母亲的挂念和愧疚。这里的“吞声”更是体现了诗人对母亲慈爱的深切体悟,尽管心中有苦,仍然不敢让母亲忧虑,反映出中华文化中对亲情的重视和牺牲精神。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又细腻,既有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也有对亲情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生忧患本无涯:人生中的忧愁和困难是无尽的,暗示着生命的苦涩。
  2. 强取瞿聃语自排:诗人试图通过别人的智慧来解忧,显示了内心的无奈。
  3. 吾母白头尤念我:母亲已年迈,仍然惦记着自己,增添了诗人的愧疚感。
  4. 吞声不敢恼慈怀:即使心中有不满,也不敢让母亲担忧,展现了对母爱的尊重。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字句上有对仗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母亲的白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亲情的深厚。
  • 反复:反复提及忧患与母爱的对比,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苦闷与亲情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生困境与母爱的永恒。诗人在感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更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歉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忧患:象征人生的苦难与挑战。
  • 白头:象征年老、牵挂与责任。
  • 吞声:象征忍耐与对亲情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瞿聃是指什么?
    A. 一位诗人
    B. 一位智者
    C. 一位将军

  2. 诗人对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愧疚与感激
    C. 反感

  3. “吞声不敢恼慈怀”是什么意思?
    A. 表达对母亲的不满
    B. 默默忍受不让母亲担忧
    C. 忍耐不发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琵琶行》:则通过音乐表达了忧伤和人生的无奈,母情与人生苦难的主题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刘克庄诗文集》
  • 《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