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林太博赠瑞香花》

时间: 2025-01-10 22:30:24

吟讽攀翻到月斜,众惊奇宝聚贫家。

高才盍视宫中草,退士聊看屋角花。

未必园丁谙树性,更愁墨客笑姜芽。

画堂金鼎熏兰麝,岂有天然韵可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守林太博赠瑞香花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吟讽攀翻到月斜,众惊奇宝聚贫家。
高才盍视宫中草,退士聊看屋角花。
未必园丁谙树性,更愁墨客笑姜芽。
画堂金鼎熏兰麝,岂有天然韵可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瑞香花的赞美,借此反映诗人对社会地位与才华的思考。诗中提到,在月光倾斜时,众人对贫家的瑞香花产生惊讶和赞美。诗人质疑那些高才之士为何不关注这草木的美丽,同时也自嘲地提到退隐的读书人只看屋角的花。园丁未必了解植物的特性,而书生们更担心的是自己所写的诗会被人嘲笑。最后,诗人感叹即使在画堂金鼎中熏香,也没有什么天然的韵味值得夸耀。

注释

  • 吟讽:吟咏讽刺,诗中用以表现对瑞香花的赞美。
  • 月斜:指月亮的斜照,营造了宁静的环境。
  • 高才:指有才华的人。
  • 宫中草:指宫廷中的花草,暗含对上层社会的讽刺。
  • 屋角花:指生长在贫家角落的花,象征朴素的美。
  • 园丁:指照料花木的人,象征对植物的了解。
  • 墨客:指文人,尤其是以诗文为生的人。
  • 姜芽:姜的嫩芽,常被用作比喻,暗示文人的无知或不被重视的才华。
  • 画堂金鼎:指装饰华丽的厅堂和用金鼎熏香,象征奢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孟坚,号天池,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以豪放激昂见称。其作品常具哲理性和社会批判意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兴盛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瑞香花的描写,表达了对平民生活与高层社会的思考,反映了对人性与艺术的独特见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瑞香花为线索,展开对社会与才华的探讨。诗人通过对花卉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阶级差异与人们对美的不同理解。诗的开头描绘了月斜时的宁静与美丽,众人对瑞香花的赞美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人们对贫家生活的惊叹与重新认识。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高才”与“退士”对比,发出质疑:那些有才华的人为何不去关注这些平凡的美丽?而退隐的士人则局限于屋角的花,似乎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敏感。这种对比突显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揭示了人们对美的认知往往受限于社会地位与个人经历。

最后,诗人通过“园丁”与“墨客”的比喻,表达了对文人自命不凡的讽刺,指出即使在奢华的环境中,也难以找到真正的韵味。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瑞香花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人生与艺术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吟讽攀翻到月斜:在月斜的时刻吟咏和讽刺,创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众惊奇宝聚贫家:众人对贫家瑞香花的惊讶与赞美,反映出对平凡生活的重新认识。
  3. 高才盍视宫中草:高才之士为何不去关注那些普通的花草,表达对社会名流的质疑。
  4. 退士聊看屋角花:退隐的士人只关注那些不起眼的花,象征对现实的无奈。
  5. 未必园丁谙树性:园丁未必了解植物的特性,暗示对知识的局限。
  6. 更愁墨客笑姜芽:文人担心自己的作品被人嘲笑,表达对创作的焦虑。
  7. 画堂金鼎熏兰麝:即使在奢华的环境中,真正的韵味仍然难以得到。
  8. 岂有天然韵可夸:感叹天然的韵味难以被夸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高才与退士的对比,突出社会的复杂性。
  • 比喻:用“屋角花”与“宫中草”比喻不同层次的美。
  • 讽刺:对文人墨客的讽刺,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批判。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社会地位与美的认知,强调了平凡生活中的美与价值,反映了诗人对人性与艺术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瑞香花:象征平凡而真实的美。
  • 月斜:代表宁静与幽雅的环境。
  • 园丁:象征对自然的了解。
  • 墨客:象征文化与知识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太守林太博赠瑞香花》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刘克庄
    •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高才”是指什么?
    • A. 有钱人
    • B. 有才华的人
    • C. 农民
    • D. 诗人
  3. 瑞香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奢华
    • B. 贫穷
    • C. 平凡的美
    • D. 绝对的美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太守林太博赠瑞香花》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涉及对自然的描写,但刘克庄更注重对社会的反思,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适合深入了解刘克庄及其时代的诗歌风格。
  • 《古诗文观止》——提供古代诗词的经典选集,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