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汤仲能二首
讣至聋三日,悲来赎百身。
太丘州里化,伯起子孙贫。
零落欧门士,消磨濮议人。
殷勤赍掬泪,一洒素车尘。
白话文翻译:
讣告传来时已经过了三天,我悲痛欲绝,感到无力赎回你的生命。
太丘的土地上,你的身影消逝,伯起的子孙如今生活困苦。
欧门的士人们已然凋零,濮水的议论声也渐渐消散。
我满怀悲痛,捧着泪水,轻轻洒落在白色的灵车上,沾染了尘埃。
注释:
- 讣至:收到讣告。
- 聋三日:指沉浸在悲痛中,耳边的事物都听不见。
- 赎百身:比喻无法挽回的生命,表达对死者的深切怀念。
- 太丘:指地名,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地方。
- 伯起:指著名的历史人物,暗示后代子孙的困窘。
- 零落:凋零、消失。
- 消磨:消逝、减弱。
- 殷勤:形容关心、热心。
- 赍掬泪:形容捧着泪水,表达悲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廷璧,号纬斋,宋代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184年。刘克庄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诗人,擅长于抒情,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本诗是为悼念汤仲能而作,汤仲能是一位失去的朋友,诗中充满了对他生前的思念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社会变迁的忧思。
诗歌鉴赏:
《挽汤仲能二首》通过对逝者的追思,展现出深沉的友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讣至聋三日”,道出了作者在得知朋友去世后深陷悲痛的心境,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太丘与伯起的提及,暗示了逝者的贡献与后代的困境,意在表达对人才凋零、社会变迁的无奈与叹息。尤其是“零落欧门士,消磨濮议人”,不仅表达了对士人的怀念,也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动荡中的脆弱和无力,展现出深刻的历史感与社会责任感。诗的结尾“殷勤赍掬泪,一洒素车尘”,更是将作者的悲痛情感凝聚在轻轻洒落的泪水中,表现出对逝者的无尽思念。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展现了刘克庄的艺术才华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讣至聋三日:得知朋友去世的消息,作者悲痛至极,完全沉浸在失落中,连外界的声音都变得无关紧要。
- 悲来赎百身:表达了无力挽回的痛苦,仿佛用一百个身躯也无法换回逝去的生命。
- 太丘州里化:太丘的地方已经没有了汤仲能的身影,暗示他对这片土地的影响与留存。
- 伯起子孙贫:提及伯起,暗示逝者的后代生活艰难,反映出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
- 零落欧门士,消磨濮议人:历史的风云变幻,士人的地位逐渐消逝,反映出知识分子的困境。
- 殷勤赍掬泪:作者用心捧着泪水,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 一洒素车尘:泪水洒落在白色灵车上,象征着对逝者的追思与哀悼。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对逝者的情感,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友人的悼念,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社会变迁的忧虑,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泪水:象征着悲痛与怀念,表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深情。
- 灵车:象征着死亡与哀悼,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 士人:代表着知识分子,寄托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讣至聋三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所谓
B. 深切悲痛
C. 高兴 -
“伯起子孙贫”中的“伯起”指的是? A. 一位富有的商人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位无名氏 -
全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友情与怀念
B. 财富与权力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王安石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挽汤仲能二首》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但刘克庄更多地通过社会背景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社会变迁的忧虑,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旅途的感慨,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历史意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