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烟水亭与王景文回纹联句一首》
时间: 2025-04-28 02:1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避暑烟水亭与王景文回纹联句一首
颜舒且对清樽酒,
景文昼永方浓翠幄阴。
南卿环佩响溪寒浪急,
景文画图藏谷绣烟深。
斑生石涧苔纹乱,
南卿碧度云飞鸟影沉。
景文闲馆邃风来迥野,
南卿隔楼斜日转疎林。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清凉的避暑亭中,我与王景文对饮清酒,
正午时分,浓密的翠帐下掩映着阳光。
南卿的佩饰在溪流中回荡,寒冷的浪潮急促而来,
景文的画卷藏在深谷中,绣出的烟雾显得深邃。
石涧中斑驳的苔藓纹理杂乱无章,
南卿的碧影在云间飞翔,鸟影也显得沉静。
景文的闲馆在深远的风中,野外的气息清新而独特,
南卿隔着楼阁,斜阳照射,透过稀疏的树林。
注释:
- 颜舒:颜,指面容;舒,指舒畅,形容心情愉快。
- 樽:酒杯,古时盛酒的器具。
- 景文:指王景文,是诗中所提及的友人。
- 南卿:南卿是女性的称呼,可能指作者心中理想的女子或友人。
- 环佩:指佩戴的玉器,发出声音。
- 涧苔:指生长在溪涧中的苔藓。
- 邃:深邃,形容空间的深远。
- 疏林:稀疏的树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阮,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具有清新典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避暑之际,诗人与王景文友人相聚,借酒抒怀,描绘了山水之美及友谊之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清凉的避暑环境和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作者以“颜舒且对清樽酒”引入,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情景。在浓密的翠帐阴影下,正午的阳光与诗人们的饮酒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绘南卿的佩饰声响与溪水的急促,展现出自然界的动态美。这种声音与景色的结合,增添了诗的层次感。诗中“景文画图藏谷绣烟深”一句,展现了王景文的艺术才华与自然的融合,令人遐想。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石涧的苔藓和飞鸟的影子,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突显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最后,诗人以“景文闲馆邃风来迥野”总结,表达了一种对友谊与自然的珍视,给人以悠远的回味。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敏感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颜舒且对清樽酒:诗人心情愉悦,与友人对饮清酒。
- 景文昼永方浓翠幄阴:正午阳光透过浓密的帐子,营造出阴凉的环境。
- 南卿环佩响溪寒浪急:南卿的佩饰声与急流的溪水形成对比。
- 景文画图藏谷绣烟深:王景文的画作像藏在深谷中的绣品,意象深邃。
- 斑生石涧苔纹乱:石涧中的苔藓斑驳,象征自然的复杂与美。
- 南卿碧度云飞鸟影沉:南卿的影子随着云飞,鸟影映衬出宁静。
- 景文闲馆邃风来迥野:闲适的馆舍,远处清风徐来,野外景致尽收眼底。
- 南卿隔楼斜日转疎林:斜阳照射下,透过楼阁,映出稀疏的树林,增添了诗的层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颜舒且对清樽酒,景文昼永方浓翠幄阴”,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意象:如“环佩”、“寒浪”、“绣烟”等,既具象又富有诗意,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寻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樽酒:象征友谊与欢聚的时刻。
- 翠幄阴:代表宁静的避暑环境。
- 环佩:象征女性的优雅与美丽。
- 寒浪:象征自然界的力量与动感。
- 深谷绣烟:象征艺术的深邃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卿”是谁? A. 诗人的爱人
B. 诗人的友人
C. 诗中的自然景物
D. 不确定 -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宁静的山水间
C. 热闹的集市
D. 战场 -
“景文画图藏谷绣烟深”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王景文的画技高超
B. 深谷中的幽静
C. 自然与艺术的结合
D. 诗人的孤独感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王阮的这首诗更为静谧与内敛,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两者都强调了酒与自然的结合,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阮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