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虎丘次蒲章二公韵》
时间: 2025-01-11 14:06: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虎丘次蒲章二公韵
作者: 刘淑 〔宋代〕
衮席频虚未赐环,
游心暂寄水云间。
霓旌初下姑苏苑,
蜡屐先寻虎踞山。
高兴不辞溪路险,
幽情更羡野僧闲。
留连景物慵回首,
画舫寒侵暮角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游览虎丘时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感叹自己尚未得到高官厚禄,内心向往的却是那悠然自得的生活。他暂时寄情于水云之间,欣赏姑苏的美景,踏着蜡屐先去探访虎踞山。尽管溪路艰险,但他心情愉悦,甚至更加羡慕那些过着闲适生活的野僧。诗人对美景流连忘返,不愿回头,直至画舫在寒风中缓缓驶离,夜色渐深。
注释
- 衮席: 皇帝的朝服或朝堂,象征权力与地位。
- 霓旌: 指彩旗,象征着盛大的场面。
- 蜡屐: 一种木屐,古代人常穿着。
- 虎踞山: 指虎丘,因山形似虎卧而得名。
- 幽情: 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幽的情感。
- 画舫: 装饰华丽的船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淑,宋代词人,以其清新婉丽的风格著称。生于动乱时期,曾经历过多次政治变迁,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感悟。其诗词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诗人游览虎丘之际,正值山水之美,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虎丘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的前半部分,诗人感慨自己在权力和地位上的无奈,衮席虚置,显现出他对名利的淡漠。接着,诗人将心灵寄托在自然之间,选择暂时逃离喧嚣,享受那份悠然自得的生活。
诗中“霓旌初下姑苏苑,蜡屐先寻虎踞山”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游览图景,色彩鲜艳的彩旗与古朴的蜡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渴望与追求。后半部分,诗人虽面临险峻的溪路,却不以为然,反而更向往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尤其是“幽情更羡野僧闲”一句,表达出一种对隐士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衮席频虚未赐环: 诗人感叹自己尚未得到权力的象征,暗示对官场的失望。
- 游心暂寄水云间: 心灵暂时寄托于自然之中,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霓旌初下姑苏苑: 描绘姑苏的美丽景色,色彩斑斓的彩旗象征繁华的场景。
- 蜡屐先寻虎踞山: 诗人选择穿着蜡屐,亲近自然,体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
- 高兴不辞溪路险: 尽管溪路危险,诗人仍乐于探险,体现出对生活的热情。
- 幽情更羡野僧闲: 诗人羡慕隐士的闲适生活,表达出对自在生活的追求。
- 留连景物慵回首: 诗人沉醉于美景,不愿回头,流露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
- 画舫寒侵暮角还: 描绘夜色渐深,画舫在寒风中归去,给人以淡淡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霓旌”与“蜡屐”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繁华与自然的思考。
- 拟人: “留连景物”使景物具有情感,增强了诗意。
- 对仗: 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淡漠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丘: 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美丽。
- 霓旌: 代表繁华与盛大场面。
- 蜡屐: 象征着朴素与自在的生活。
- 野僧: 代表隐逸与闲适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衮席”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衣服
B. 皇帝的朝服
C. 自然景色 -
“幽情更羡野僧闲”中的“幽情”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忧伤
B. 诗人的宁静心境
C. 自然的美丽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 描绘了自然的优美与宁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刘淑的《题虎丘次蒲章二公韵》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
李白的《将进酒》: 虽然表达了对生活的豪情万丈,但与刘淑的诗相比,更多的是对酒与人生的豪放态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