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 咏镜》
时间: 2025-01-27 03:12: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霓裳中序第一 咏镜
作者: 曹溶 〔明代〕
绣囊冷云软。古意何年读秦篆。
余的的水心清浅。伴罗荐春衫,珠珰玉串。
凝愁不卷。似新蟾楼侧初转。
怪生就影儿无几,终日向人满。消遣。
彩丝双绾。仗频磨铅华吹暖。
依然相对天远。况霜杵魂惊,淋铃路断。
浓妆近来懒。只描得长蛾一半。
菱花里自看妖冶,却胜薄情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人在镜子前的情景,表现了她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无奈。诗的开头,绣囊(装饰物)在冷云之下显得柔软,仿佛在追忆古代的情感。诗人自述水心清澈,却伴随着春衫和珠玉的沉重,心中凝聚着忧愁。她的影子在新月下显得微弱,整日只有与人交谈以消遣。美丽的彩丝被频繁修整,温暖的风吹拂而来,然而与远方的天空相对,心灵却依然孤独。浓妆已经懒得打理,只能画出一半的蛾眉。即使在菱花般的水面上自赏,也不及他人那种薄情的眼神。
注释
- 绣囊: 指盛装绣品的袋子,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装饰。
- 秦篆: 古代文字,表示对历史的追溯和文化的认同。
- 水心: 水的心意,暗指内心的清澈与明了。
- 罗荐: 一种轻薄的衣料,代表春天的装扮。
- 凝愁: 形容愁苦的心情。
- 新蟾楼: 意指新月和月亮的变化。
- 霜杵: 霜打的杵,象征秋冬的寒冷。
- 菱花: 水中菱形的光影,象征美丽与自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溶(约1490-?),字子渊,号孤云,是明代著名的女诗人,擅长词赋,风格细腻,语言清丽,常表现女性的情感与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镜子前的情景,表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及对爱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 咏镜》通过描绘女性在镜前的自赏与思考,展现了一种优雅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在春日阳光下的淡淡愁思,传达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无奈。开头的“绣囊冷云软”便传达了女性的柔美与脆弱,紧接着对古意的追溯更显得情感深邃。诗中反复出现的“凝愁”、“依然相对天远”等字句,体现了诗人对内心矛盾的深刻认知。通过对镜子的描写,诗人不仅表现了女性的美丽,更折射出了她们在情感世界中的孤独与迷茫。整体上,这首诗在文字上采取了意象丰富、情感细腻的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绣囊冷云软: 诗人用“绣囊”来映衬女性的柔美,冷云则暗示了内心的冷清。
- 古意何年读秦篆: 追忆古代的文化,暗示对历史的感慨。
- 余的的水心清浅: 水心象征内心的清澈,但却是浅显的情感。
- 伴罗荐春衫: 春衫的轻盈与珠玉的沉重形成对比,表现出复杂的情感。
- 凝愁不卷: 愁苦的情感难以释怀。
- 似新蟾楼侧初转: 新月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怪生就影儿无几: 自我反思,感到自身的渺小。
- 终日向人满: 通过与人交往来消解内心的孤独。
- 彩丝双绾: 形象化打理美丽的过程。
- 依然相对天远: 即使努力打扮,内心依旧感到遥远。
- 况霜杵魂惊: 寒冷的环境让人心惊。
- 浓妆近来懒: 对打扮的懈怠,反映心中的疲惫。
- 只描得长蛾一半: 描绘的美丽不完整。
- 菱花里自看妖冶: 自赏的美丽,却不及他人的目光。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水心比作内心的清澈,深刻地描绘了情感。
- 拟人: “凝愁不卷”赋予情感以生命,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对仗: 如“彩丝双绾”和“仗频磨铅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女性在美丽与孤独之间的挣扎,通过对镜子的倒影,揭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绣囊: 代表女性的柔美与装饰。
- 水心: 象征清澈的内心与情感。
- 珠珰玉串: 代表奢华与沉重的生活负担。
- 新蟾: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菱花: 自赏中的美丽与自我认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绣囊”象征什么?
A. 男性
B. 女性的柔美
C. 自然
D. 历史 -
“凝愁不卷”中的“卷”意指什么?
A. 收起
B. 展开
C. 流逝
D. 增长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王昭君《明月夜》
诗词对比: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在情感上的复杂与无奈,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怀旧,展现了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曹溶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