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 赤柱绿波别墅,临流植援,旷地筑台,天风入座,令人神观飞越》
时间: 2025-01-27 04:13: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离魂黯去国。旧谱凄凉人未识。水阔吹香乏力。看榆火梨花,催过寒食。鹃红糁碧。绞宫商声入清激。肠易断凝云酝泪,古怨那抛得。凄恻。密云西北。奈一向江湖浪迹。琴丝聊共破寂。往事如烟,换得头白。绿波犹恋客。荡海气冥冥趁夕。相寻处无端哀乐,冰炭镇横臆。
白话文翻译
离去的灵魂黯然无光,离开了故国。往日的乐谱如同凄凉,世人却无人识得。河水宽广,香气随风而散,力不从心。看那榆树的火红和梨花的洁白,催促着寒食节的到来。红色的杜鹃花与碧绿的水面交融。宫商的音律在清风中激荡,令人肠断,泪水凝聚,古老的怨恨又怎能抛得掉?心中凄楚,密布的乌云在西北方。无奈我已在江湖中漂泊已久,琴弦轻声破寂。往事如烟,换来了白发。绿波依旧眷恋游子,荡漾的海气在夕阳中显得沉沉冥冥。寻觅的地方无尽的哀乐,仿佛冰与炭的纠葛在心头。
注释
- 离魂:指人的灵魂或心灵的出走。
- 旧谱:指旧时的曲调或乐谱。
- 寒食:指寒食节,春天的一个传统节日。
- 绞宫商声:指古代音乐中的一种音调。
- 肠易断:形容心情极为悲伤。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为纪念他而设立的节日,代表着春天的更替和对逝者的追忆。
- 江湖浪迹:反映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饶宗颐(1896-1991),原名饶宗颐,字光临,号静山,居于香港,是近现代著名的学者与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深受古典文化影响,兼具传统与创新,常表现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饶宗颐晚年时期,正值其对故国的思念与追忆交织的阶段,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
诗歌鉴赏
本诗以离愁别绪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开篇的“离魂黯去国”,即刻将读者带入一种愁绪之中,显示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流亡生活的无奈。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对“榆火梨花”的描写不仅具象化了春天的美丽,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无常。
尤其是“往事如烟,换得头白”一句,诗人通过自我反思,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令人深思。最后几句则通过对“绿波”和“荡海气”的描写,表达了尽管有种种哀愁,但对生活依然抱有一丝眷恋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离魂黯去国:表达了离别后对故土的思念,灵魂失落的心情。
- 旧谱凄凉人未识:过去的歌曲和记忆,虽美却无人共鸣,显得格外凄凉。
- 水阔吹香乏力:宽阔的水面上香气随风散去,反映出心力交瘁的无奈。
- 榆火梨花,催过寒食:自然景色的描写,暗示了时节的更替与节日的到来。
- 鹃红糁碧:色彩的对比,展现出春色的盎然。
- 绞宫商声入清激:音乐声中透出悲伤,情感愈加浓烈。
- 肠易断凝云酝泪:深情伤感,使人心如刀割,泪水不断。
- 古怨那抛得:历史的遗憾与怨恨难以释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往事如烟”,比喻过往的事情如同烟雾般消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拟人:如“绿波犹恋客”,赋予自然界的元素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思念、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榆火:象征着温暖与生机。
- 梨花:象征纯洁与美丽,同时也是春天的象征。
- 寒食:代表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 绿波:象征着希望与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寒食节
- C) 端午节
-
“往事如烟”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过去的事情如同烟雾般消散
- B) 过去的事情如同岩石般坚固
- C) 过去的事情如同河流般悠长
-
诗中的“绿波犹恋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旅人的思念
- B) 对故乡的怀念
- C) 对生活的期待
答案:
- B) 寒食节
- A) 过去的事情如同烟雾般消散
- B) 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思乡之情。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饶宗颐的诗歌对比: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放与奔放,而饶宗颐则显得沉静与深邃。
参考资料
- 《饶宗颐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现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