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山纪游百咏选七十九首 其四十六》

时间: 2025-01-11 14:30:41

滨海人家罨画中,橛头船趁鲤鱼风。

鸣榔唱晚渔歌起,杨柳湾旁繫钓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滨海人家罨画中,
橛头船趁鲤鱼风。
鸣榔唱晚渔歌起,
杨柳湾旁繫钓筒。

白话文翻译:

海边的人家坐落在如画的风景中,
小船在风中追逐着鲤鱼。
晚霞中,渔歌声声响起,
柳树湾边,钓筒静静地系着。

注释:

  • 滨海:指靠近海边的地方。
  • 罨画:形容如画般的美丽景色。
  • 橛头船:小型的渔船,适合在海湾或河流中使用。
  • :趁着、乘着。
  • 鲤鱼风:指适合钓鲤鱼的风向,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 鸣榔:指用榔头敲打而发出的声音,这里指渔民用榔头敲打渔网或船只的声音。
  • 唱晚:指晚上的歌唱,通常是渔民在结束一天的劳作时唱的渔歌。
  • 钓筒:用来装钓鱼饵的筒子。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鸣榔”和“唱晚”的意象反映了渔民生活的朴实和对自然的亲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公渚(1875-1922),字子华,号公渚,近现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海边的渔民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滨海渔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画面。开头两句“滨海人家罨画中,橛头船趁鲤鱼风”,通过“罨画”一词,营造出如诗如画的乡村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橛头船趁鲤鱼风”则生动描绘了渔民在适宜的天气下出海捕捞的情景,表现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与珍惜。

后两句“鸣榔唱晚渔歌起,杨柳湾旁繫钓筒”则转向更具生活气息的描写。鸣榔与唱晚的结合,不仅展示了渔民的劳作结束后的轻松与愉悦,也传达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氛围。最后一句“杨柳湾旁繫钓筒”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渔民对生活的细致关怀与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们生活的交融,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滨海人家罨画中”:描绘海边的人家如同美丽的画卷,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 “橛头船趁鲤鱼风”:小船在风中灵动,与自然的鲤鱼相伴,展现了渔民的生活乐趣。
    • “鸣榔唱晚渔歌起”:随着傍晚的来临,渔民们的歌声响起,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 “杨柳湾旁繫钓筒”:柳树湾边的钓筒象征着希望与期待,渔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场景比作画卷,增强了诗的美感。
    • 对仗:诗的前后句工整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渔民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质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滨海人家:代表着海边的生活,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联系。
  • 橛头船:象征着渔民的劳动与生计,体现出生活的艰辛与乐趣。
  • 鸣榔:象征着渔民的勤劳与乐观,展现了劳动的美好。
  • 杨柳湾: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是渔民心灵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橛头船”指的是什么? A. 大船
    B. 小渔船
    C. 商船
    D. 游船

  2. “鸣榔唱晚”中“鸣榔”指的是什么声音? A. 鸟叫声
    B. 渔歌声
    C. 敲打声
    D. 风声

  3. 这首诗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生活的繁华
    B. 自然的和谐美
    C. 战争的胜利
    D. 富贵荣华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充满了静谧与诗意,但更注重山的景色。
  • 李白《庐山谣》:表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对自由和豪放生活的向往,风格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